翻新时间:2021-03-17
《雪儿》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展开想象,指导朗读,体会我对雪儿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复习第一自然段。
2、过渡:我一个人在家是多么孤单,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这时,爸爸
给我带回来一只鸽子。
3、看图。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就是这只鸽子,它长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你们喜欢它吗?
可是在爸爸刚带回家的时候它没这么可爱,也没这么漂亮。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交流。
爸爸带回来一只怎么样的鸽子呀?(看图)
这只鸽子是怎么受伤了?
(2)
如果你看到这只受了伤的鸽子,心里会怎么想?(生答)
“我”和爸爸也是这么想的,那他们是怎么样对待这只可怜的鸽子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我和爸爸怎么对待鸽子的语句)(相机板书:同情
洗澡
敷药
取名)
(3)
想象: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
经过我和爸爸的精心治疗,这只鸽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看图)
它变得雪白雪白的,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
(引说)。
想象:看到这么美的雪儿,你想说什么?
我也越发喜爱它了,所以我疼爱地对它说--(出示“我”说的话,生读)
指导用疼爱的语气读好“我”的话。
(5)
师生接读: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你们能给“飘飘悠悠”换个词语吗?(自由自在)
想象:看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和雪儿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我们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我和雪儿对大自然的向往,还希望自己的伤势快点好起来!
(6)
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和雪儿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我还从爸爸那儿知道了关于雪儿的其它事情。我到底了解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面一个自然段。
(1)
学生自读。
(2)
学生讨论。
雪儿是一只信鸽,它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能飞越千山万水,忠诚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是“蓝天信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们应该真诚地保护它们,真诚地帮助它们。
(出示图片,并相机板书:盼望、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
(3)
指导朗读。
3、指导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师述:雪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我的愿望能实现吗?当终于有一天,雪儿又能展开双翅飞起来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出示雪儿飞翔图)你会说些什么?
(2)
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板书:欢呼)
(3)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及时评议。(谁能将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4)
师范读第3句,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想像雪儿在空中是怎样飞翔的。
雪儿在空中是如何飞的?谁能表演给大家看看?
大家想和雪儿一起飞吗?全班一起边读边表演第四自然段。
(5)
雪儿终于又能飞翔了,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雪儿虽然能飞翔了,可它也十分舍不得离开。第五自然段中哪句话反映了此时雪儿的这种心情?请大家读读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
“雪儿咕咕直叫”,它想对照顾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学生练习说话。
(6)
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的雪儿就要走了,“我”的心里会怎样想?“我”会怎样说?
指导朗读,小结。
4、学习第六自然段。
引读,并出示句子,理解“快慰”一词。
指导朗读。
三、总结,并指导背诵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哪一段最感人,你能把它记下来吗?(学生自由练背。
指名试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女强人
- 我的妹妹
- 我的语文老师
- 班有“暴力族”
- 我的妈妈
- 我的好邻居张叔叔
- 脸色D颜色
- 弟弟豆豆
- 我的弟弟
- 我的老师
- 难忘的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我家的女侦探
- 我的好朋友李东鸾
- 我的同学
- 双羊出圈岩画图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和磨制年代推断
- 浅析宗教文物的保护
- 论传统中国货币制度之特征
- 论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策略
-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浅谈史志语言中的语法规范
- 菏泽学院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调查与分析
-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守护民族精神家园
- 浅议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 我国艺术档案研究三十年发展之我见
- 女性与社火关系演变初探
- 试析博物馆临时展厅对观众疲劳度的调节
- 泰尼埃与依存语法
- 汉魏家训 2014年17期
- 中国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分析
- 《山行》课文
- 《古诗四首·山行》说课设计
- 《山行》问题探讨
- 《山行》教学札记
- 《山行》教学设计
- 《山行》相关知识
- 《山行》问题探讨
- 《山行》教学设计
- 《山行》问题探讨
- 《山行》教学设计
- 《山行》教学设计
- 《山行》教学设计
- 《山行》教材理解
- 《山行》教学设计
- 《山行》诗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