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9
《地球清洁工》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以拟人的写法,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海鸥、乌鸦、鱼儿、榆树和风为地球各个地方清除污染物的情况,告诉我们海鸥等动植物与风都有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学习给对话加上冒号、引号、顿号、句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
2.学习质疑,解疑。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地球清洁工。练习改写对话的表示形式,学习整理学到的科学知识。
3.知道海鸥、乌鸦、鱼儿、榆树和风保护地球环境的作用,认识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建议:
(一)、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细读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提问:课文介绍了几位地球清洁工?分别是谁?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这样设计使学生既感知课文内容,又进行语言的训练。)
学生同位互相学习汇报:
第一位地球清洁工是:海鸥。海鸥把大轮船上旅客丢在海里的面包、饭菜和漂在水面的死鱼什么的,统统吃掉了。
第二位清洁工是:乌鸦。乌鸦在啄食地上的蝇蛹、地蚕、腐肉什么的,把大地打扫得干干净净。
第三位清洁工是:鱼儿。鱼儿看到那些破坏水质的微生物,马上清除掉。如果没有鱼儿,河水会变成污水。
第四位清洁工是:风。风能驱散地球上污浊的空气,让地球保持清新的空气,为人类做些有益的工作。
学生在练习说的过程中,最大困难是转述课文中的话,把课文中的“我”,要用文中的人物人称直接代替,教师应指导学生练习把话说清楚,语言简洁准确,练习填写书后第二题。
(二)、深读课文:
(1)小组分角色练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比较:海鸥、乌鸦、鱼儿、榆树说的话的内容及几个意思的先后顺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进行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2)小组去掉提示语练读课文,直接读人物的语言,教师随机鼓励学生背诵积累。
(3)组织学生小组排演童话剧《地球清洁工》,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评委。
(三)、课后语文实践活动:
(A)召开“保护地球环境”的讨论会。
(B)制作“保护环境”公益广告牌。
(C)进行专题研究活动。如:主题为《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让我们的津河更美》等,撰写研究报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齐捷阳连体诗歌集
- 栖居的诗心
- 天山行
- 请给我一缕阳光
- 《伤》
- 无视
- 红楼十二钗
- 写给回忆的诗
- 《伤》
- 破阵子
- 《伤》
- 冰心作文奖诗歌
- 踏莎行
- 站在南京城门口
- 渔家傲观日食
- 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 城乡环境正义:问题、原因及解决路径
- 城市新贫困治理问题研究
- 美国爵士乐美学的意识形态性
- 实事求是的三重要求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
- 权力监督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老子》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启示
- 宗教传统对当代技术发展的伦理价值
- 我党对纯洁性建设的探索及启示
- 我党党内规则研究
-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
- 我国现代化“第五化”观点辨析
- 深入把握思想建党的七个特性
- 提升科学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水平
-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七
-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三
-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 《动物过冬》习题精选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四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六
-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动物过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五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
-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二
- 动物过冬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