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6
《枫桥夜泊》教学札记
在备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来体会诗人的“愁”很难,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网上看了几篇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后,收获很不多,总觉得二升三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感悟能力,毕竟在他们的脑海里,由景抒情的文章他们一般只会体会出高兴、兴奋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哀怨忧愁的似乎很难,更何况是古诗呢!面对这样的古诗,我想只能从诗句中的字词理解,进而来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在课上,我简要地复习了一下上次所学的古诗《山行》,背诵、提问等等,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以便更好的引入新古诗的学习。开始教授《枫桥夜泊》了,我直接挑明了作者的情感,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所学的新古诗,跟《山行》可不一样。虽然两首都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可作者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大家要注意体会哦。”开门见山的说法,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听范读过程中,我都注意让孩子们聆听,听听录音老师是怎么读的,语速如何,哪儿停顿,哪儿缓慢,并让大家在书上标好记号。在反馈意见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小耳朵果真听出了不少地方,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看来,孩子们已经站在了这首诗的门口。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他说:“我听了之后,觉得作者好像在叹气。”“叹气”,多朴素的词语,可他却已经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我为他的精妙词语而鼓掌。
围绕着“叹气”,我就开始讲解古诗。一些费解的字词解释,我一边口述,一边做板书,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并开始不约而同地做笔记了。由景抒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叹气”,我从“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这六景,和“乌啼”、“钟声”二音入手,让孩子们来亲临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配上插图,加上诗句的讲解,孩子们开始点头:“是啊,诗人在叹气。”“所以,整首诗都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那就是……”我马上接着孩子们的体会,步步深入。“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真棒!你们已经读懂了。”我由衷地赞叹他们。后来,孩子们已经能够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读出诗人忧愁的情绪。我想,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比较成功了。
古诗是难理解的,尤其是这样的古诗,读好难,要读懂更难。我们作老师的要扶着学生,一步步的走进诗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且要时时注意抓住孩子们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不定他们的回答会更好地让自己来感悟诗中的精华,更好的引领自己走进诗,喜爱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my dream job(我梦想的工作)
- 幸福是什么
-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
- The Grate Pyramid(炉排金字塔)
- 国庆节
- My Teacher(我的老师)
- 孩子的独立教育
- A piano player(我的理想)
-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Sports(运动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 My birthday(我的生日)
- A Traffic Accident(交通事故)
- 我的梦想地方-my dream place
- Christmas Day(圣诞节)
- My mother(我的妈妈)
- 怎样保持健康?
- 蓬帕杜夫人:改变法国人艺术品味的国王情妇
- 渐行渐远的“功过格”摭议
- MOOCs浪潮下地方高校教学模式的变革
- 从“赶考命题”的提出解读毛泽东的执政自信
- 民初国学大师的生意经
- 责任型情态表达度研究
-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政策支持与路径选择
- 林肯:殉难的英雄
- 闽台福德文化之渊源
- 科技论文中X射线衍射谱图的规范标注与编辑加工
- 胡适自传英文版发现记
- 雍正暴崩之谜
- 高校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研究
- 镇雄民间葬礼上的“散花”仪式
- 探访绍兴社戏
- 《石榴笑了》片断赏析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 《静夜思》诗文
- 《静夜思》问题探讨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相关知识
- 《静夜思》其它杂项
-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 《静夜思》问题探讨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十二月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