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4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
b) 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
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
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
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
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
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保存起来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
2.布置作业。
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三袋麦子》的故事,
二、交流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练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创造性地表演课文。
四、练习书写生字词,会用“抚摸”、“迫不及待”写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咖啡的味道
- 我与孙悟空对话
- 入团申请书
- 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
- 相信自己
- 妈妈们,我想对你说
- 不愿离开黄冈的天使
- 考试的风波
- 真诚
- 合作
- 数着明天
- 微笑
- 家花和野花
- 校园伴着我成长
- 时间流逝
-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满意度实证研究
- 对奥斯丁法学思想的再认识
- 关于建设透明慈善的几点思考
- 加强企业法律责任建设,增强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能力
-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中的合同关系及责任承担
- 论检察机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防治作用
- 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初探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浅谈管理会计的意义、现状及功能
- 论述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政工开展的作用
- 连锁经营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 浅论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
- 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缺陷与完善
- 新环保法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
- 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可行性问题研究
- 《北京》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上)
- 《风筝》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游戏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三上)
- 《影子》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三》教学游戏设计(一上)
- 《影子》教学游戏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