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莫高窟》说课设计

《莫高窟》说课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2

《莫高窟》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莫高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课文共5个自然段,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第二段(第2—4自然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二、说学生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希望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如:理解词语的方法,找中心句的方法。但是该班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差。该班学生思维活跃,部分学生特别喜欢表现自己,能积极举手发言。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结合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1、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由于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差,因此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当代信息技术导致我们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我通过采集、编辑制作了“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运用情景教学法,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某种心理气氛。因此在整堂的教学中,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读、引导,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读出感情。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针对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便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莫高窟》这篇课文,知道了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茫茫的沙漠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她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称颂,各国旅游爱好者竟相前往的圣地。紧接着提问: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呢?我在学生还被导语的气势所吸引的时候,赶紧播放莫高窟画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伟瑰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导学第二自然段

在学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方法写的?学生明白了这两个问题,我再出示彩塑画面后,进行追问:面对这一尊尊惟妙惟肖、色彩绚丽、气魄宏伟的彩塑,游人们无不赞叹,同学们想象一下,游人们都会赞叹些什么呢?听了这些赞叹,你心中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随后,我马上充满激情地小结,欣赏了彩塑,感觉着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让我们带着自豪感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教育心理学认为: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的程序。实际上,儿童掌握了学习的程序,也就一定程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因此,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我马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默读第一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小声读第二遍归纳段意,了解方法。诵读第三遍,读出感情,读中品味。

2、自学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在学习这一段时,我先叫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然后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因此,我出示画面,让学生读出描写飞天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句子?然后仿照这个句子,说说飞天还有哪些形态。随后,我动情地说: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那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妩媚动人啊!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第三自然段。

3、品读第四自然段

不动笔墨不读书,勾勾画画好方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莫高窟文物众多?”抛出话题,让学生动手勾画。适时播放珍贵文物和莫高窟被破坏的画面,再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看了画面有什么感受?”学生此时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顺势激励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读第四自然段。

4、默读全文,总结回味

课标要求高段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因此,对刚进入高段的五年级学生就要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两分钟之内读完这篇共有503个字的课文,勾出全篇文章的中心句,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抓住中心句提问:为什么称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引导学生探讨,总结全文。

(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成就需要与自我理想实现的需要。肯定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品尝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喜悦,这就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奖赏。在本节课接近尾声时,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诗句来总结全文:她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她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她让人们走进神话,走进寓言。我们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此时此刻,学生的胸臆间,被一股强烈的情感充斥着,我又因势利导,留下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还想了解有关莫高窟的什么知识,在信息技术课上用老师提供给你们的相关网址上去浏览一番。引导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构建开放的课堂结构,为学生开拓思维留下空间,也很自然的,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的内容,力求体现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以下板书:

明珠 莫高窟 艺术宝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你,变了
军训趣事三记
人生如灯冷静
快乐的改变
淡紫色的心情
水缘
夏之琐感
雨夜敲窗
绿叶,绿树,绿
读《童年》有感
读《渔家傲》有感
朋友,前进的路上该用什么标点
我要克隆我的朋友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读《过零丁洋》有感
春天印象 2014年2期
夜晚(外一首)
红尘四季 2014年2期
凌云壮志 2014年2期
江山多娇 2014年2期
秋往春来 2014年2期
腊梅图春 2014年2期
有人在我梦里割草(外一首)
十月午后(二首)
四季之歌 2014年2期
诗的可能 2014年3期
一地冰凌(外一首)
在河豚身上,我找到了无法替代的来生(三首)
观雾当责 2014年2期
溪口导游(外一首)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2)》堂上练习
九年物理下册《热学专项训练》
九年物理下册《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练习》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检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2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教学设计(第一节)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之二
九年物理下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九年物理下册《机械能和内能综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