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8
《三棵银杏树》片断赏析
活动片段一:三棵银杏树生长在哪里?
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空地的位置(“我”家的屋后)、大小(十丈见方)和周围的环境(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教师出示板画,再让学生把画好的三棵银杏树按课文中说的位置贴到板画上,接着说说最后一句话“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的意思。(空地中央的这两棵银杏树高矮差不多,枝繁叶茂,距离很近,连枝叶都搭在一起了。)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看出”图画,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学生再次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讨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屋后空地的大小、周围的环境,再概括地说空地上有三棵银杏树,最后具体地说三棵银杏树各长在什么地方和它们大致的样子。)
活动片段二:这三棵银杏树的年纪有多大了?
朗读第二自然段。
(1)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联系上下文看看版画或投影树有多高多大了。(三棵银杏树枝繁叶茂,靠右边的一棵树荫能投到河里,中央的两棵树连枝叶都搭在一起了,空地上有大片的树荫。)
(2)“有多大年纪了,没人知道”说明了什么?
(3)“似乎”一词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似乎”这个词?在学生理解这些词句的意思后,教师小结:这三棵银杏树是古老的树,生长缓慢。
活动片段三: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各有什么特点?
默读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找出写干、枝、叶、花、果的段落。
(1)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干有什么特点,理解“古怪”、“赤裸”的意思。
在哪一自然段中还有描写银杏树干的句子?读第七自然段最后两句。
你觉得银杏树干美吗?美在哪儿?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
再朗读课文中写银杏树干的句、段,想象在冬天的季节,这棵赤裸的老树的样子:“弯曲的、古怪的枝干”、“一动不动”的老鹰,好似衬着蓝天的幽雅、古朴的“古画”。
(2)课文的几个自然段是写银杏树叶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银杏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学生读第四、第七自然段。)
朗读第四、第七自然段,着重理解下列词:“伸展”、“绿荫”、“停泊”、“袅袅”。春天和夏天,空地上的大片绿阴底下,孩子们在那里赛跑、唱歌、演戏。船老大把船摇到绿阴下歇口气,悠闲地吸着烟,或煮一锅饭,缕缕炊烟袅袅地升上蓝天。秋天,满地落满折扇形的黄叶,孩子们拍着手,跳呀,喊呀,“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通过描述,让学生想象出银杏树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3)银杏树什么时候开花?花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读第五自然段。再问: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这几句是怎样连起来的?(理解五句话之间的关系:第一句讲银杏树花小,容易被忽略,因此有第二句作者关于银杏树是否有花的问话;接着第三、四句是爸爸肯定有花和点出开花时间的答话;最后一句是讲作者第二年春天见到了花的样子。整段课文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是讲银杏树花的特点。)
(4)银杏果是什么样的?读第六自然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走过四季
- 随风而逝
- 我想当服装设计师
- 童年趣事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秋叶遐想
- 沁园春秦岭游
- 雨后
- 开心点吧,秋天来了
- 心情
- 蓝色的回忆
- 和童年越走越远
- 我的妈妈
- 水的启示
- Why?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要先行
-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重在构建长效机制
- 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新构建
- 在“村改居”进程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 年轻的生命,不该身处寂寥
- 县级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的内在逻辑及运行机制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 关于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有效机制的探索
- 关于新时期做好高校党外青年教师统战工作的思考
- 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 完善高职院校“双证融通”制度,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
-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科学内涵论析
- 简析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 论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
- 新时期企业团委工作的创新建设
-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
- 《口技》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竹影》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 《枣儿》教学设计
- 《安塞腰鼓》教案
- 《变脸》教学设计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