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一颗小豌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豌豆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有爱心。
3、开展想象,学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豌豆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豌豆的样子说一说?
2、(出示课件)一颗小豌豆从豆荚房里跳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你能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出示课题)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悬念,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质疑问难(让学生说出读不懂的地方,注意课堂中的生成)
3、梳理学生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学习目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更有的放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五颗小豌豆都有怎样的愿望?你最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第五颗小豌豆的话,体会小豌豆的美好品质)。
(2)小姑娘病得很厉害,是怎么好起来的?(引导学生学习第11-19自然段,体会小豌豆的成长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帮助小姑娘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3)从哪些地主可以看出小姑娘“从心底里感谢他”?
3、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你喜欢这颗小豌豆吗?为什么?(再次体会小豌豆的美好品质)
(2)假如你是小姑娘,你会对小豌豆说些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4、选择其中一颗小豌豆,发挥想象,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实用价更高。本环节中的学编故事的安排,让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开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的酱鸭
- 送你一捧雪
- 书陪伴我成长
- 海
- 坚强地毅力
- 爱—心灵的呼唤
- 飞舞的粉蝶
- 当幸福降临在你面前时
- 竞争中的文具
- 路
- 别了,2000年前的青高洞
- 一件怪事
- 风筝
- 心愿
- 学生生活的味道
- 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新构建
- 关于新时期做好高校党外青年教师统战工作的思考
- 论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 县级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的内在逻辑及运行机制
- 完善高职院校“双证融通”制度,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
-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重在构建长效机制
- 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 新时期企业团委工作的创新建设
- 在“村改居”进程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科学内涵论析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要先行
- 关于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有效机制的探索
- 年轻的生命,不该身处寂寥
- 简析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 《竹影》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
-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 《口技》教学设计
- 《枣儿》教学设计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 《变脸》教学设计
- 《安塞腰鼓》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