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5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看看夏天在诗人的的眼里是怎样的?(读全诗)
二、学习新课
1、解决生字(学生自己解决)
潋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适。
2、介绍作者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时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丽;下雨的时候水雾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师:这首诗是写(作者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这四句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学生纠正:不是)
师:同学们怎么说不是呢?
(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
师:有些同学知道了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现在小组交流,每句诗各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呢?
(后两句诗写了拿西湖来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师:作者每见过西施,西施当时也没有站在湖边给作者作比较,那作者怎么对他们进行比较呢?
(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当)
这样想象和比喻,西湖就(显得更美了)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美”来读诗句,体验美。老师指导和范读。)
7、背诵全诗
自由背诵然后检查
课后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觉得我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和体验诗中的“美”之一环节做得不好,我只是通过让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方式]还解决这一问题;而学生体验的机会就少,主要是听我讲和听其他学生讲,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这么一回事。所以他们读诗句时,没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写景物的诗句,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会更好。
这篇课文事故时,学生读的机会较多,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课堂气氛较活跃,整个效果比较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不放弃
- 蓝色的灰姑娘
- 那一天,我18岁
- 季节
- 就算听不到
- 高考
- 我的天地
- 我的自白书
- 这个夏天
- 世界
- 火花
- 黑色翅膀
- 他年夜雨
- 秋末
- 夜有所梦
- 整合建构与碎片化输出
- 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生存之道
- 体验营销在我国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 校园排球比赛接发球“盲区”现象成因及对策探析
- 《志明与春娇》符号解读与文化分析
- 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
- 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刍议
-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刍议
- 关于码头控制员培训现状与改进建议的研究
- 让宪法精神在我们心中常驻
- 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危机调查与策略研究
- 对投掷铁饼时出现犯规或失败原因的分析
- 员工退休研究的相关理论进展
- 摇滚乐中国大陆研究现状
- 让忠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跑进家的松鼠
- 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八
- 《妈妈的帐单》教学设计
-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和学生记录单新桥中心小学温希金
- 口语交际三
- 习作三
- 老人与海鸥
- 回顾拓展三
- 《一夜的工作》教案
- 第11课《新型玻璃》教案
- 穷人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doc
- 老人与海鸥
- 郑州立才实验学校五年级语文活动报告单 导学案
- 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