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西门豹》教学札记

《西门豹》教学札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0

《西门豹》教学札记

上完《西门豹》这一课,自以为抓住了人物言行品悟了“巧妙”,亲历了文本,也感受了西门豹的聪明才智,用语之巧妙,从而吸纳了那种言外之意话中有话的语言魅力。可作业批下来,实感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完整地回答问题组织语言的能力欠缺,细想正是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这一语言训练。

课后有这样一问题: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问了哪几个问题?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文本中找找划划,同学们找得准,说得也头头是道,以为学生真正意义上懂了。可书面作业时,要求用简要的话写下来,好多同学是这样写的:

1、西门豹问老大爷是怎么回事?

2、这话是谁说的?

3、新娘是哪儿来的?

4、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看了同学们的这些答案,我觉得不满意。诚然,在课文阅读中,同学们因为联系了上下文,直接划找出来是可以的。但是在练习中,是脱离了文本,这样的回答,就不够明确了。这使我想起,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是简单地处理了这些,没能从语言文字的训练角度,让孩子们说说。比如第一个问题:西门豹问老大爷是怎么回事?(什么怎么回事?)文中就有一句话:“西门豹到了那里,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问他是怎么回事。”就可以对这句话进行提炼概括训练:西门豹问老大爷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么回事?也可以想象一下西门豹会怎么问,你来问一问。这样对于第一个问题就可以进行概括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进行完整明确的说话训练。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这话是谁说的?”脱离了文本,也就显得不明确了,到底是什么话呢?可以抓住“这”,进行联系上下文的语言组织训练。上文有老大爷说的话:“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是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这里就有“这话”的内容,可引导点拨学生把“这话”(什么话)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不给河伯娶媳妇,漳河就要发大水。

批改了学生练习后,我又花了点时间重新弥补我课堂的缺憾,感觉效果很好,学生兴趣盎然。我也从中感受到自己对学生的能力还是把握不太明确,没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进行语言训练。实感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我的同桌
我战胜了苦瓜
繁星几时有
祖国——母亲
快乐学习
暑期游记
中秋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假如我是鸟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古文体作文
混乱的战争
城主的儿子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灯光》教学设计三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