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4
《七颗钻石》片断赏析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
[导入设计一]
(播放课件,配以动情的描述和低沉的背景音乐。)
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特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看,这就是当时的情景,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生:花草树木和庄稼也都干枯了,像要着火似的。
生:人和动物都快要渴死了。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生(异口同声):水。
师:是啊,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否则。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这可是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她会怎样处理这罐水呢?课文《七颗钻石》能告诉我们答案。
[导入设计二]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了哪些爱心故事?
(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在二年级我们学了《窗前的气球》。这篇文章讲的是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很寂寞。他的同学米沙知道后,就来到科利亚病房外,放起了一个大红气球,这个气球还画着可爱的笑脸呢?气球飘到病房的窗前,科利亚看见了,可高兴了。
生:上学期,我们学了《掌声》。这篇文章写的也是一个爱心小故事。讲的是同学们用掌声来为有残疾的英子鼓劲的故事。
生:前几天我们学了《她是我的朋友》。这个故事讲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七颗钻石》。这篇童话讲的是一个神奇的爱心故事。
[导入分析]
设计一巧妙地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精心地创设了和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大地龟裂,寸草不生,小狗吐出长长的舌头喘着粗气。人们无精打采,奄奄一息……这一片狼藉的大地,这触目惊心的场景,这令人心酸的背景音乐,再加工教师准确、精练、动情的描述,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屎深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內心潜在的关爱意识,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小姑娘是怎样处理这罐水的求知欲,有效的情境创设使得“课伊始,情已生”。
设计二导入形式看似简单,易于操作,但十分有效,与设计一可谓异曲同工。它把温故导入、故事导入和中心导入等几种导入方式融为一体,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紧密联系了教材內容,学生在自己最感兴趣的讲故事、听故事的活动中,无意识地就抓住了教材以“可贵的真情、友情”为中心这一特点。这种导入简单实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以上这两个案例都成功地敲好了课的第一锤。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
- 混乱的战争
- 城主的儿子
-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 中秋
- 快乐学习
- 古文体作文
- 假如我是鸟
- 繁星几时有
- 我的同桌
- 暑期游记
- 我战胜了苦瓜
- 祖国——母亲
-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 《灯光》教学设计三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