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札记

《蛇与庄稼》教学札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蛇与庄稼》教学札记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在上《蛇与庄稼》这篇课文时,不是把上成了介绍科学知识的“自然课”,就是把它上成了进行判断推理的“逻辑课”。前一种教学形式淡化了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把掌握科普常识当作教学任务;后一种教学形式则太注重逻辑推导的理性化训练,让学生囿于呆板形式训练,桎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当今畅导的“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主导思想相逆背。最近听了一位特级教师上的《蛇与庄稼》一课之后深受启发,感悟到了一些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

一、利用课题,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的真实环境就是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境。一个比较成功的学习情境的创设,一般要具备二个功能:一是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就会由一个静止状态的旁观者,很快地进入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二是实效性,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要包含着比较内涵,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由一个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如果把一堂课看作是一个动人的故事的话,那么我们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就是一个学习情境,就像故事中的吸引人的情节。可以这样说教学效益的高低与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水平高低是成正比的。因此,许多知名的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在这方面煞费苦心,精心设计。

《蛇与庄稼》的执教者在教学中就是抓住了课题,运用先“抑”后的手法创设了一个质量很高的学习情境。他出示课题之后,让学生看了一段有关蛇活动的视频资料。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蛇的印象。大部分学生的意见都是“蛇长得既丑恶,又凶狠,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动物。”此时,这位老师并没有对学生的感受进行评议,也没有谈自己的观点,而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读一遍,再谈谈对蛇的新认识。由于学生最初认识的蛇是反面角色,通过自读课文在认识到蛇积极的一面,因此对蛇为人类做出贡献所充当的正面角色印象非常深。

学生纷说:“蛇是保护庄稼的卫士。”“蛇是害虫的天敌,是农民伯伯的好助手。”“蛇为庄稼获得丰收做出了贡献,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位教师利用了视频引出学生对蛇的旧经验,激发起对学生寻求蛇的新认识,进行阅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又通过谈看法使学生对课文的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可以看出,这位教师解题过程也正是正确地运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创设出了一个成功的学习情境,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提练主线,寻路探真。

课文的主线就是教师依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流程。提炼课文的主线能够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对所学内容作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把握,从而为简化头绪、突出重点、设置少而精的研读问题情境创造了条件,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蛇与庄稼》的指教老师,在学生读通课文、识字学词、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第一步,让学生速读全文,找出文章中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之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然后板书“复杂联系”、“简单联系”,第二步,形象地把复杂联系和简单联系命名为二个“小组长”,让学生在列举的实例里帮助“小组长”找到自己的“组员”,也就说,课文中说的这些事例,哪些讲的是复杂联系,哪些讲的是简单联系。同时,教师让学生把口述的内容按级别,板书在黑板上。第三步,以复杂联系的三个事例为研讨重点,用示意图表示出几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其主线如图所示:

突破点主线提炼具体实例

重点句: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之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

复杂联系事物之间联系〈简单联系▲蛇——田鼠——庄稼▲猫——田鼠——土蜂——苜蓿▲一个人——吐痰——许多人△下雨—地湿△太阳晒—东西干△火烧—毁东西△水—灭火

纵观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很清楚看出:他是以文章的重点句作为探究学习内容的突破点,由此而切入,把课文内容分成复杂联系和简单联系二个研讨的板块,然后再以板块含盖挈领课文中的具体实例,达到统帅全文作用。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以点引线,以线带面。”由于这位老师设计的教学思路简捷明快、了然易懂,而且形象把主线内容说成是“小组长”和“组员”,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情境,所以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学习气氛浓,学习效果好,学习质量高,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就完成这个环节的任务。

提炼主线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就是同一篇文章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有的可以从课文的题目中提炼主线,如《挑山工》一课从课题入手,可以引导学习通过阅读理出有三种挑山工主线,即共性的挑山工、个性的挑山工、理想的挑山工。有的可以从题眼中提炼主线: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从“壮”字入手,可以理出五大“壮”的主线,即壮心—壮志—壮举—壮语—壮气。还有的可以从文眼、中心句、过渡段、段意、插图、习题等等多角度、多方位提炼主线。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提炼主线,其最后的宗旨是简捷明了、富有特色。用清代画家郑板桥的一句话就是“删繁就简三春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三、探究专题,注重过程

从提高学生的的阅读能力角色度看,研读的过程比研读的结果更重要。

学生在研读时,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便是阅读、评赏、分析、综合和对言语的操练过程,这才是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和语文素质的过程。特别是让学习以自己的认知经验和认识水平去理解发明、发现的认识过程,更是一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做到这些,就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就要摒弃满堂繁琐讲问的陈旧做法。提倡教学主线简明、研读专题集中,这正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以往的许多教师在《蛇与庄稼》一课的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是让学生用语言讲清楚复杂联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客观地讲,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但这只是一种训练含量比较少的练习方式。因为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文章讲十分清楚,而且语言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学生的讲述只能是一种“鹦鹉学舌”式的重复。但是这位特级教师却另辟蹊径、独具创意。它以复杂联系的三个事例为探讨专题,把学生分成了“小农业科学家组”、“小生物学家组”和“小医学家组”,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研究“你们是怎么发现这些事物之间秘密的?针对出现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说得好的我们评他为“优秀小ⅩⅩⅩ家。”由于有了比赛,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通过研读课文,不时地圈点批注,查阅资料,相互交流写出许多极具创造性的“研究报告”。以“蛇——田鼠——庄稼”这个事件为例,有的学生说:“我们经过调查知道了,庄稼歉收的原因,是田鼠在作怪。我们想,既然田鼠是糟蹋庄稼的‘凶手’,只要把田鼠消灭了,庄稼不就能获得丰收了吗?那么谁能够胜任这个工作呢?靠人捉不行,那样效率太低,与容易毁坏庄稼。靠猫头鹰也不好,一是不好弄到足够数量的猫头鹰,二是躲藏在洞里田鼠猫头鹰就无能为力了。对,蛇是捕鼠能手,而且能全天候、全方位地消灭田鼠这些害人精。因此,我们就买了一些蛇放在田里,这些捕鼠能手大开杀戒,把田鼠杀得片甲不留。庄稼在蛇卫士的保护下获得了大丰收。”有的学生说:“听说广东沿海的一些地方,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我们几个小农业科学家专程来到这里解决问题。首先我们向农民伯伯了解情况,知道了这几年风调雨顺,而且他们田间管理工作做得也非常好。我们想,是不是害虫在作怪呢?接着,我们白天又几次来到田地里做调查,也没有发现多少害虫,只是偶尔有几只田鼠窜来窜去。我们想,是不是这些害虫晚上出来活动?到了晚上我们来到田间,惊讶地发现庄稼地里到处是可恨田鼠在糟蹋庄稼,噢,原来罪魁祸首是田鼠。我们知道田鼠的天敌是猫头鹰和蛇,经过比较我们用蛇来消灭田鼠效果更好。因此,我们就建议农民伯伯到外地买一些蛇放到田里,果然当年庄稼就获得了大丰收。我们明白了原来蛇还是庄稼的忠实卫士呢!”从学生的讲述,可以看出他们不仅体验发现科学知识的经过,以科学家的身份真正参与的研究过程,体验到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那种“成功”的快乐,还提高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知识、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要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听课之后我有二点体会比较深刻:一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钻研教材的水平。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深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感悟教材,这是正是教学的立足之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千法万法,不钻研教材,什么法都不灵。”二是课堂上尽量用儿童喜欢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一堂里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有教学效果而言。要促使学生参与面更大,程度更深,教师一定要活动形式上多加研究。应该这样讲,学习活动越符合学习的心理,学生的积极性就越高,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假如我是鸟
中秋
繁星几时有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我的同桌
城主的儿子
祖国——母亲
古文体作文
混乱的战争
快乐学习
我战胜了苦瓜
暑期游记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灯光》教学设计三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