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1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以《田忌赛马》这一课的教学来谈谈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齐国的大军事家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课文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这是对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进行培养,对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启蒙的很好的教材。教学本课,我根据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合理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观察、思维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问难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进而达到自能读书的一种有效手段。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路,学之端。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所以,教学时我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导学第二段后,让学生质疑。学生经过思考便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比较泛,显得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重点和内容。我就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进行提问,学会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问道:孙膑为什么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有探讨价值,我便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又如学习全文以后,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使他们在发言、讨论中开发智力,培养积极思维,逐步学会自己研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造表达、交流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讨论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思维,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多处使用。例如解决课后第2题:读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1)齐威王每个等到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三个句子体现了孙膑的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三句话的联系,教师可启发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果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得很多,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后,情况会怎样?再让学生讨论三句话之间的联系,学生及时交换看法,相互启发,便很快地说出: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同时发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正是有了这样的发现,孙膑才作出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便可以转败为胜的准确判断。学生在讨论中解决了问题,又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

三、创设动手操作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到协同作用,同步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田忌赛马》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两次赛马的出场顺序,了解现场赛马情况。我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用卡片制作表示田忌和齐威王的三匹不同等级的马。在导学第一段和第三段时,再让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排列马的对阵情况,然后又叫几个学生到黑板前面边演示边讲解。这样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轻松有趣地明白了两次比赛马的出场顺序,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指导比较分析,启发求异思维。

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导学《田忌赛马》第四段时,为了帮助学生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教师先指导学生对两次赛马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次 田忌   齐威王  第二次 田忌   齐威王

(斗力)(败)上-上(胜)  (斗智)(败)下-上(胜)

(败)中-中(胜)      (胜)上-中(败)

(败)下-下(胜)      (胜)中-下(败)

学生经过比较分析,便很快地说出田忌转败为胜是因为在孙膑的指导下,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终于以胜两场输一场的战绩获胜。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拓宽训练,启发他们思考:除了这种出顺序田忌能取胜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取得胜利?让学生试着排其它顺序。学生很快地排出另两种对阵方法:

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取得胜利?让学生试着排其它顺序。学生很快地排出另两种对阵方法:

田忌   齐威王   田忌   齐威王

(败)上--上(胜)  (败)中--上(胜)

(败)下--中(胜)  (胜)上--中(败)

(胜)中--下(败)  (败)下--下(胜)

结果:1 :2       结果:1 :2

学生很快又说出从以上排法可以看出,除了第二次比赛的顺序餐,其他顺序田忌都不能取胜。教师再进一步拓宽训练,问道:假如齐威王也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应当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保持不败?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求异思维不断地得到发展。

总之,实施主体教育,主要途径是在课堂教学,关键所在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具有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悟人生的成与败、得与失”
让膝盖座
空气
我的樟洞之行
属于海洋的气质
我的家乡在远方
感谢您——老师
诚信——为人之本
精彩大对决
我的任课老师们
当个小孩不容易
寻找被我数过的星星
如果
论《孝经》对“中韩”道德发展及其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意义
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与大陆桥发展新思路
论林语堂的纪实文学创作兼谈林语堂的文学史地位问题
儒学“为政以德”传统与现代行政伦理
试论私权利保护的制度与逻辑
经典“公共性”理论辨析
欧克肖特对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与重构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
论现代视野中的身体概念
“福利刚性”条件下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罗教”与明代心学的遥契呼应
试论孔子对华夏礼乐文明的贡献
民国时期劳动立法运动初探
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研究
民国时期现代化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案
《丑小鸭》教学设计
《祖国》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