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1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读了之后,仿佛置身其中。(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酌情。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观、读、想、写四结合。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课件《三峡风光》或教学图片。
七、教学程序: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利用从网络上或图书馆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
2、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圈。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何收获,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谈收获。
(2)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谈,对于提问有价值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再读,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读全文,选最喜欢的部分自学,在书上圈圈、划划、注注,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讲课法: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比朗读情况。教师适时点拨,出示课件。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
(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4)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5)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幅大写意的三峡夜景图。
四、朗读比赛。
可采用推荐、指导、教师参与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朗读,加上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在有感情(表情)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
▲教学小结:
1、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你懂了吗?
2、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展开调查,并相互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干的记忆
- 回眸约定
- 渴望得到完美
- 聆听花开的声音
- 五月十号的音符
- 诚信——与我们同行
- 渴望回到童年
- 生命,因舍弃而美丽
- 成功的基石
- 渴望和他分手
- 雨*花
- 灵魂的忏悔
- 石子与金子
- 雨之歌
- 雪花挂满老槐树
- 武林高手VS灭绝师太
- 花开有期 2014年7期
- 两个臭小子
- 鲛人之泪 2014年6期
- 搞笑说明书
- 天下第一庄
- 驾驭高手 2014年7期
- 李敏镐:美玉成器,光辉熠熠
- 野兔之死 2014年7期
- 春之积雪 2014年7期
- 化简为繁 2014年7期
- 跳蚤和羊皮
- 树叶糕团铺
- 四月的栅栏
- 吃货怪事 2014年6期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建议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