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一只贝》教学设计

《一只贝》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4-07

《一只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旋涡”“脖颈”“棱角”“荣誉”“稀罕”等词语。

2.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句。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文中的道理,学习贝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物的小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只贝》。(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学生互动学习,老师利用生字卡或投影检验自学效果。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记下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2.说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想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2.请两名学生分别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贝?你能不能试着用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

(生:丑陋的可怜的可敬的教师相机板书这几个词语)

二、再读课文,交流体会。

1.再读课文,交流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同学们,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只丑陋的、可怜的、可敬的贝。

2.学生汇报。结合文中的语句谈体会。

三、理解、感受贝的丑陋,激发对贝的同情。

(一)贝的丑陋

1.由上面学生谈到这是一只丑陋的贝这一内容过渡下来,引导学生关注描写贝丑陋的第三自然段。

文章的哪一部分描写了贝的丑陋呢?出声地读读这个自然段,想一想,从哪能看出这是一只丑陋的贝?

(大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又带着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当学生谈到贝丑陋的语句时,大屏幕出示:“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

2.指名读这句话,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贝来说,值得他们骄傲的荣誉到底是什么呢?(是美丽的外壳)会是怎样的美丽呢?能不能在文中找到描写贝壳美丽的语句?

(二)贝的美丽

1.学生谈到关于贝美丽的内容时,大屏幕相机出示:“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2.朗读、想象这美丽的贝壳的样子。请学生充分地谈谈,在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美丽的贝壳。

3.出示多张美丽的贝壳的图片,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令学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引导学生练习表达:同学们,当这么美的贝壳一下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怎样的赞叹?

4.学生抒发赞叹之情,进而带着这种赞叹的语句再来读描写贝壳美丽的语句。

(三)再次体会贝的丑陋。

1.再读描写贝丑陋的语句。

对于漂亮的贝壳来说,即使生命结束了,他们的壳上还留着人们喜欢的色彩和线条,而对于这只丑陋的贝呢?让我们再来读读描写这只贝的语句。

2.教师巧妙过渡:同学们,在他的壳上,有绚丽的色彩吗?那就应该有精美的图案了?就是因为有一颗小小的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

四、感悟体会贝历经的磨难,进而体会贝的可怜。

1.大屏幕再次出示第三自然段。

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石子?从哪能看出来?

2.教师激情引读:

如果说这是一颗圆润的石子,这只贝受到的痛苦也许会少些,可这偏偏是一颗——

如果说这是一只有着铁一般刚硬身子的贝,也就罢了,可他的身子偏偏是——

同学们,如果你曾是一只漂亮的贝,当你看到你的同伴遭受着这样的痛苦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创设情境,体会贝与石子抗争的过程。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走进这只贝的一生吧。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在海里玩耍。谁知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他立刻感到了钻心的疼痛,他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因为,那是个——(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一个月过去了,他用力磨那颗石子,甚至那软软的身子都流出了血,但他发现,那是个——(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一年过去了,他的壳变得暗淡无光,他知道他再也不会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了,他发现,那真是个——(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不知多少年过去了,贝们近乎忘记了他的存在,每天与那颗石子的较量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因为,那的的确确是个——(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

4.教师小结:这种不能诉说又不被理解的精神上的痛苦已远远超出了他所承受的肉体上的折磨,这真是一只可怜的贝。

五、揭示贝孕育了一颗大珍珠,进而体会贝的可敬。

1.为什么又说他是一只“可敬”的贝呢?引发学生思考贝所具有的精神。

2.重点体会“磨制”。体会贝是用什么来磨那颗石子?在“磨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可能会……可能会……他曾间断过吗?曾放弃过吗?是啊,他在分分秒秒地磨制,在日日夜夜地磨制,在长年累月地磨制啊!

3.出示幻灯:“即使——,他也——;

即使——,他也——;

即使——,他仍在——;“

结合上面我们想到的,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4.提升贝可敬的品质。

说贝可敬,更是因为他同石子分分秒秒、永不气馁的较量。

5.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贝对话,超越文本,读写结合。

同学们,此时,当你的眼前就是这只用他的血和肉尽其一生孕育了一颗稀罕的大珍珠,和曾被人忽视、冷落甚至一脚踢开的贝时,你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你把最想对他说的话,写在书上。

6.变文为诗,再读文章,升华感情。

如果说贝的这种不屈于磨难的精神是一首诗,那么它一定是世界上最壮丽的诗篇;如果说是一首歌,那么它一定最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让我们饱含着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贝与石子较量,与命运抗争的语句吧!

大屏幕出示: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

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

又带着棱角

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

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

没有了图案

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

但他默默地

他说不出来

五、启发思考,体味生活。

教师小结:贝虽经磨砺,终究以血和肉孕育了一颗绚丽夺目的大珍珠。我们在惊叹于那颗珍珠的美丽与名贵的同时,不要忘记那只曾孕育过他的丑陋的、可怜的但更加可敬的贝呀!正如冰心所说:“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大屏幕出示)

这是贝的一生,人生不也是相似的吗?

板书设计

一只贝

漂亮:投影、显示

可怜、可敬

丑陋:挤碎、折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匣子
美丽的蓝眼睛
醉书
滴答
死亡
游荡的灵魂
执着的生命
四角的天空
蓝色的梦
希望
四封信笺
天空
蔚蓝的王国
小伞兵
童年是什么?
骄傲的静姝
公司化运营引入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
江西民办高校职业教育就业率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建立资金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企业人力资本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基于Gnyawali&Fogel模型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永恒的结晶
人的哲学:海底捞的“人本”企业精神
沂蒙革命老区红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13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
云南特色餐饮在西安的营销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村级组织建设研究
试析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01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4
变色龙 教案教学设计
小音乐家扬科 教案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案教学设计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1年中考快乐语文新专辑:文化长廊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我爱这土地》课文全解
2011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青山不老 教案教学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案教学设计
201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试题及答案精选3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古诗文积累
2011年中考语文图例复习:图例说明描绘及寓意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A案 教案教学设计
2011年中考快乐语文新专辑: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