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一只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体会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字词卡、贝壳、珍珠、挂图、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你读懂了什么?
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几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词。
2.听写生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棒。
2.海边的贝壳很美,同学们知道这些贝壳是怎么来的吗?
3.漂亮的贝壳让人赞美,但有一只贝壳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因为它不漂亮。后来,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形成了什么?(一只罕见的大珍珠)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齐读第3、4段。
4.珍珠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样形成的吗?
(不是的,珍珠的形成是因为有杂物刺激。)
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作者在课文中写道“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你是怎样体会的?
三.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四.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敬佩那只不漂亮的贝壳吗?为什么?
2.师总结: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奉献出最珍贵的东西。
3.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我们周围有这种行为的人吗?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4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My Teacher(我的老师)
- 国庆节
- 幸福是什么
- My birthday(我的生日)
- 怎样保持健康?
- Christmas Day(圣诞节)
-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Sports(运动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 A piano player(我的理想)
- 孩子的独立教育
-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
- my dream job(我梦想的工作)
- A Traffic Accident(交通事故)
- The Grate Pyramid(炉排金字塔)
- My mother(我的妈妈)
- 我的梦想地方-my dream place
- 民初国学大师的生意经
- MOOCs浪潮下地方高校教学模式的变革
- 渐行渐远的“功过格”摭议
-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政策支持与路径选择
- 高校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研究
- 林肯:殉难的英雄
- 蓬帕杜夫人:改变法国人艺术品味的国王情妇
- 探访绍兴社戏
- 胡适自传英文版发现记
- 从“赶考命题”的提出解读毛泽东的执政自信
- 责任型情态表达度研究
- 科技论文中X射线衍射谱图的规范标注与编辑加工
- 镇雄民间葬礼上的“散花”仪式
- 闽台福德文化之渊源
- 雍正暴崩之谜
- 《静夜思》问题探讨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 《静夜思》问题探讨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相关知识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 《十二月歌》课文
- 《静夜思》其它杂项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诗文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石榴笑了》片断赏析
-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