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鸟的天堂》词句教学
【教例】
六年级《鸟的天堂》
生:“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这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仿佛”呢
师:你读书真仔细!发现问题也能及时提出来。同学们,请想一想,“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仿佛”就是好像。
生:“仿佛”就是似乎。
师:作者为什么在这一句中用“仿佛”呢
(学生沉默)
师:大家可以联系上下文读读,想一想“仿佛”这个词语写出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陆续举手。)
生:我认为当时有鸟儿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没看到鸟,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鸟,所以在这句话中用了“仿佛”。
生:我认为当时没有鸟儿在扑翅膀。这是作者听了朋友的介绍后,急切地想见到鸟,以致于耳旁仿佛传来了鸟儿扑翅膀的声音。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急切地想见到某个人时,眼前就会浮现这个人的形象,耳旁也会响起他的话语。所以,我认为“听见鸟儿扑翅膀的声音”是作者的错觉。这是作者用上“仿佛”的原因。
生:我认为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当时真的有鸟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却没看到鸟,不敢确定是否有鸟;另一种可能是当时鸟儿都在巢里栖息,作者听朋友介绍后,渴望见到鸟,以致于耳旁传来了鸟儿扑翅膀的声音。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其实也反映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反映了作者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学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一个“仿佛”竟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他治学态度的严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奥妙无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可细细体会,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每个词,把作文写生动。
【评析】
本教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让他们读、思、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1)鼓励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之“疑”,是仔细阅读课文的产物,教师应鼓励提倡。本教例中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对“疑”讨论研究,不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褒奖吗无形中也激励其余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维。
(2)指导解词方法。在学生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
(3)发展学生思维。由于教师延迟评价,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讲得都有道理,思维由单一性走向多向性,由常规性走向创造性。
(4)渗透作文教学。最后,教师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提示学生作文时用词应注意准确、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妹妹
- 一件有趣的事
- 未来的我
- 没有蛋糕的生日
- 胆小的我作文
- 深山中的看林人
- 我的帅爸爸
- 新来的老师
- 我的妹妹
- 我被同学欺负了
- 精灵的小表妹
- 我的懒虫爸爸
- 我的周老师
- 爱哭鼻子的弟弟
- 回忆童年钓龙虾
-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 讽刺微小说四则
- 思想碎片拾零
- 在地图上飞行
-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 父亲的样子
-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 麦田里的少年
-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 爱因斯坦奇迹年
-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 心灵的拷问
-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