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在急流中》教材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或课件。
2.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赵丽宏的其他散文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
教材简析
湍急的江水一路奔腾,奔向远方。急流中,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奋力划桨前行。她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优美的写生图,这幅图画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在急流中》这篇课文并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普通的景,写普通的人,将自己的深深感动融于字里行间,带给读者的不仅是自然真实的感受,还启迪读者:在生活的急流中,我们也应像年轻母亲一样勇敢沉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湍急的江水,在曲折的河道中卷着浪花,打着漩涡,一路翻腾着奔向远方。”让学生结合课题,勾画表现江水湍急的词句,体会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第2段:优美的景物描写为下文作铺垫,让学生自己读读,积累语言。
绿荫蓊郁:草木绿而且茂盛。
*第3段:这一段描写作者远远看到的景色和划竹筏的人的动作。
“急流汹涌的江面上……”把远处出现的小竹筏比作小蜻蜓。小小的蜻蜓落在了水流湍急的江水里处境相当危险,但它仍然在挣扎着向前进。这是在说划桨人的勇敢。
让学生抓住“不停”“灵巧”“湍急多变”“曲折前行”等词语体会划竹筏的女人的坚强镇定。
*第4段:从近处描写了划竹筏的年轻母亲的动作、神态,描写非常生动。让学生读读,勾画出作者看到的描写年轻母亲动作神态的句子。说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或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第6段:此处将包裹比作“火苗”,与前边的“红杜鹃”的比喻相呼应,除了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还能衬托出年轻母亲的坚强。读了这一段,我们是否也能感觉到内心深处有一团不息的火苗在跳动呢?那便是年轻母亲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激励。
*第7段:这一段的文字隽永、深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好好读读,细细地品味,培养学生咀嚼语言文字,在阅读中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习惯。特别是“在喧嚣的人世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呢”这一句,让学生联系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谈自己的理解,受到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育。
*识字、写字:生字中“礁”和“嚣”字笔画较多,各部分的结构应疏密有致;“酣”字注意不要丢掉了左边里面的短横。
*课后第1题: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后第2题:景物描写能更生动地表现人物品质。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1)句中的动词描写了江水的湍急,交代了年轻的母亲出现的艰难环境。
(2)句中带点词语写出了年轻母亲驾驶的筏子犹如蜻蜓在汹涌的江水中极其艰难地逆流而行。
以上两句都表现了母亲的勇敢、沉着、坚强、奋进。
*课后第3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体验谈体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做自己的贵人
- 梦回江南
- 对手
- 人与自然
- 四季花园
- 生命的长河
- 思秋心语
- 困惑
- 诗意?失意!
- 柳树
- 渴望幸福
- 这就是幸福
- 第一次月考
- 夏夜的歌声
- 窗外的世界
- 精短杂文小辑
- 过目不忘 2015年2期
- 空白的人生画卷
- 作为父亲的嵇康
- 开埠城市与近代化
- 钱穆讲学札记
- 关于教学设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 “不明人士”的可怕
- 美的反弹 2015年2期
- 泰山灵石崇拜――民俗信仰的力量
- 新形势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 有些事不需要规定
-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现状的调查分析
- 张三李四如是说
- 以公园为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
- 古诗两首:草、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文译文合集(鄂教版)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详解:《石榴》
-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译文合集(鄂教版)
- 泉水 教案教学设计
-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小石潭记》
- 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地毯下的尘土》课文全解
-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案教学设计
-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及课文解析(苏教版)
- 趵突泉 教案教学设计
- 《多音字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汇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