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匆匆》说课设计

《匆匆》说课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3

《匆匆》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早期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紧紧围绕“匆匆”二字,把抽象、空灵的时间当作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稍纵即逝的时间的留恋、无奈和痛苦之情,也表现了作者不甘虚度一生的强烈愿望。文章文质兼美,情感浓郁,作者很注意修辞,文中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但是,由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距现在较远,学生理解课文有些难度。所以,借助课外资料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成了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理念

本文语言优美,含义深刻,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体会情感,是本文教学的主旋律。为此,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联系实际,读书体味,拓展延伸,是本文教学的思路。

三、说教学

(一)问题导入,感受“匆匆”。

课伊始,我安排两个数学问题来导入课题,第一问题是:我们刚才大概沉默了多长时间?第二个问题是:你们走过了多少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时光匆匆逝去,难以挽留。尤其是第一个问题以“欲动先静”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好奇和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深情感悟,体味“匆匆”。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导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时光的飞逝无踪,体会作者不甘虚度此生的强烈愿望。

第三自然段主要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表达了作者留恋、无奈、痛苦的情感。为达到这个教学目的,我通过找句子、谈感受、竞赛读、写句子等方式,让学生借助文体、理解文本再超越文本。

第四自然通过六个反躬自问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对前途的困惑,以及不甘虚度一生的强烈愿望。这段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要借助朱自清的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六个问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深沉、浓郁的思想感情。接着,通过师生问答式朗读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表面在问,实际上蕴含着明确的答案——作者要争分夺秒,大有作为,不让青春年华付之东流。

(三)拓展延伸,珍惜“匆匆”。

本组教材的训练要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即阅读的时候,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本环节的教学旨在从珍惜时间的典范朱自清先生想到古今中外的许多伟人,想到他们惜时如金的故事,并从中受到启迪,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搜集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容易,但要仿写名人名言却有点困难。我有意创设困难情境,让学生挑战名人,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时间的感悟、珍惜和利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花开的声音(三) 简单的幸福
送别姐姐
仍……
祝妈妈生日快乐
我喜欢读书
十年
花开的声音(一 ) 愚人节快乐
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
大爱无声
生活与魔法:一枚硬币的两面
我的好妈妈
爷爷
风赋
花开的声音(二) 班级里的小插曲
个体化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
浅谈国内外图书馆RFID技术状况分析
家长对婴儿托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
浅析农村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OP海报在实用美术的运用
论人物观察练习在表演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艾滋病问题在不同流行趋势下的社会理解及防治政策
日语形容词否定形式的语用论说
基于电气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跨域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研究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对目前如何做好煤矿企业工会宣教工作分析
现代小微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中基本矛盾的方法研究
保定日报社体制改革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变色龙》优秀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
《变脸》教学设计
《孔乙己》优秀教学设计
《人生》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枣儿》教学设计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祖国》教学设计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