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7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着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宗旨,围绕课文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一)疑
在正确读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纷纷提出:“将”是谁?“相”是谁?“将”、“相”为何失和?又怎样和好?……质疑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在学生质疑时,教师板书:
(二)读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读课文。在阅读中识读生字新词,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明确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去掉上面板书中的问号,第一次完善板书。
(三)讲
要求学生讲讲三个小故事。既是复述的训练,又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准备。三个小故事的复述指导由“扶”到“放”。具体做法如下:
“完璧归赵”:师生一起阅读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共同列出提纲(小黑板上)。让学生边看提纲,边看课文插图进行复述。
“渑池会”:让学生自己阅读故事,列提纲,看提纲复述。
“负荆请罪”: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回想故事,进行创造性复述。
(四)品
一品人物特点。在复述故事后,追问:你觉得“将”、“相”各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充分发言,师生评判,形成共识,第三次完善板书。
二品课文是如何体现人物特点的(这是整篇的教学重点,花时要多)。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用笔划出文中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并分别注明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然后进行交流。交流时随机进行品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读出感情。
通过交流、品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廉颇、蔺相如的可贵,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思想教育。
三品课文的写作方法。在前两品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写
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写一个人物片断。要求选取一件典型的事,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小练笔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掌握学到的写作方法,也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关于教学设计的三点说明:
1.把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即“读”),有利于加强指导,提高教学效益。
2.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较多。不要集中学习,可随课文识读理解,个别词语也可随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3.教学时间为两课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趣事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心情
- 和童年越走越远
- 雨后
- 蓝色的回忆
- 随风而逝
- 开心点吧,秋天来了
- 水的启示
- 走过四季
- 秋叶遐想
- 我想当服装设计师
- Why?
- 我的妈妈
- 沁园春秦岭游
- 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新构建
- 关于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有效机制的探索
- 完善高职院校“双证融通”制度,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
- 新时期企业团委工作的创新建设
- 论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要先行
- 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重在构建长效机制
- 在“村改居”进程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 简析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科学内涵论析
- 关于新时期做好高校党外青年教师统战工作的思考
- 年轻的生命,不该身处寂寥
- 县级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的内在逻辑及运行机制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安塞腰鼓》教案
- 《口技》教学设计
- 《枣儿》教学设计
- 《变脸》教学设计
-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 《竹影》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