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将相和》教学札记
第一、二节课
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然后用小标题概括三个故事,再说出三个故事的联系: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他又立了大功,又封他为上,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说要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就是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故事与负荆请罪存在因果关系。
接下来学生读如下一段话: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找出核心问题:蔺相如立功,蔺相如是仅仅靠一张嘴吗?
接下来学生以下句子说明:蔺相如立功,蔺相如不仅仅是靠一张嘴。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蔺相如机智勇敢。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蔺相如不畏强暴。
他真正靠的是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爱国精神。他在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国家和国家的尊严。
最后形成共识:
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变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看来,“蔺相如立功,蔺相如是仅仅靠一张嘴吗?”是一个核心问题,牵一发动全身有价值的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欧也妮 葛朗台》读后感
- 《爱的教育》读后感
- 读《落花生》有感
- 看《假文盲》有感
- 读胡绳新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 读《七颗钻石》有感
- 《可爱的草塘》--读后感
- 中彩那天读后感
- 电脑带来的
- “大红袍”—— 茶中的绝品
- 《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读《登山》有感
- 读《牛虻》有感
- 读《母爱〉爱母》有感
- 晋国宗法政治的蜕变
-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战略选择研究
- 新世纪以来的上博简《诗论》研究
- 农业人口转移与社区服务支持
- 青词文体与宋代文人心态
-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知识界的康藏边地治理方案论析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与反思
-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
- 经济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特征与思路调适
- 地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 四级人民法院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配置
- 混合所有制导向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被遗忘的传统”:传统的别一种存续形态
- 清代中原地区的立嗣民事习惯问题
- 《看云识天气》教案
-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邮票上的齿孔》教学设计
- 《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 植物种子的传播
- 《我真希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我真希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化石吟 》教学设计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案例分析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后反思
- 《我真希望》教学设计
-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 《我真希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