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1
《夏》相关知识
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拼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境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样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我站在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祖国——母亲
- 假如我是鸟
- 我战胜了苦瓜
-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 城主的儿子
- 古文体作文
- 快乐学习
- 繁星几时有
-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 暑期游记
- 混乱的战争
- 中秋
- 爱
- 我的同桌
-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 《灯光》教学设计三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