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美丽的地球》教材理解
教材简析
本课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使人们加深对地球的了解,阐明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人们对地球的热爱,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课文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面对有关地球的许多问题,究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回答”,引起人们对地球无限的兴趣,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的颜色、地球的年龄、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方面,展开介绍;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要认识到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球只有一个,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解说词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从时间上讲,地球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如同沧海一粟;从空间讲,地球相对于茫茫的宇宙是很小的。但是,据现有科学研究,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目前在人类已经发现的千万颗星球中,没有任何一颗行星有地球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像地球这样充满朝气蓬勃的生机。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球养育着人类,而人类对这颗星球的了解并不是太多。
课文的3~7段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地球。因为地球的“云蒸霞蔚”、“生机勃勃”、“玲珑剔透”,我们不由得“怦然心动”。语言的生动,给这篇说明文增添了一种独特。这种感觉,原因在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中的红色。如果你向天空看去,你主要看见的是阳光中被散射的蓝色的光。作者再次对地球年龄的大小设问,又自问自答,并且说出根据。对地球年龄最可靠的估计是借助于陨石的年龄测定。太阳系中的行星体大体上是在同一时间形成的。陨石是小行星破裂的碎块。由于小行星体积较小,它的内部放射能量一般不足以引起再熔,因此陨石中的放射性衰变系列的产物记录了小行星体形成的时间。地球表面,由两个最大的地理单元——大陆和海洋互相镶嵌组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球”的大胆称谓也可见地球有着足够多的水,大于70%的水资源和陆地中河流和瀑布。这种海洋占优势的情况至少在太阳系里是独一无二的。一个颇具悬念的故事引出了地球自转的现象,并说明赤道比高纬度地区距离地心远,自转的速度快。地球白天黑夜的形成,日月星辰的生落,在于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诸多方面形成了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地球成为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现在更应保护地球,使其成为人类永远的家园。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认识美丽的地球,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学重点是在作者优美的描绘中,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2段:说起地球我们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了解地球吗?人类不断地向地球索取,对地球却知之甚少。
第3段:我们的地球有着怎样美丽的容颜?地球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
第4段:这段围绕哪个问题讲?地球年龄的测定和比较根据什么?月球岩石和太阳系陨星的测定和比较。
第5段:为什么把地球称为“水球”更为合适?
第6段: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地球的什么现象?
第7段:一天有24个小时,这是与什么有关呢?地球的自转使我们有了白天黑夜的轮番交替,有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第8段:体会地球的得天独厚,真正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课后第1题:落实课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的要求,通过默读,让学生能抓住课文的要点。课文是围绕地球的颜色、地球的年龄、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来写的。
课后第2题:这道题有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通过批读增加见识。第二个要求是思考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关系。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本课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前后照应。
课后第3题:本题意在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意。“宇宙的沧海一粟”是写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是极小的。“唯一的家园”是写对人类来说,地球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生机勃勃的行星”是写地球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得天独厚的地球”是写地球有着不同于其他星球的优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冬天
- 《坐井观天》续写
- 不灭的明珠
- 新能源的开发
- 做人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心中的红烛
- 长城——祖国的骄傲
- 美丽的洛浦——我的家
- 栀子花
- 我长大了
- 我眼中的校园
- 亮点
- 思索
- 一次性的利与弊
- 黄埔一期的国民党上将
- 从得势到失宠:清朝重臣鄂尔泰的悲喜人生
- 古代也禁止“跨区域用盐”
- 民国时期北京的粪夫群体与 清污体制改革(上)
- 民国女子也彪悍
- 预言日本历史的南朝谶纬诗
- “东西”为何变脏话
- “东方”姓的由来
-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内争始末
-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政治智慧
- 回忆我的父亲――抗日英雄李文成
- 1948年“总统就职典礼合影”中的“周冠胡戴”事件
- 朱元璋与《诏天下养老之政》
- 港澳巨贾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洋酒店”
- 两德统一前的“弗利克事件”
- 《四个太阳》教学实录与评议
- 《识字5》教学设计(一下)
- 《识字5》教学片段与评析(一下)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片段与反思
- 无巧不成书
-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2(六下)
- 引领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
- 《识字5》教学设计(一下)
- 《四个太阳》教学思考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识字5》教学设计(一下)
- 《四个太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