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空城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顺序。
教学重点:
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注重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从空城计的故事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引出新课
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吸引人,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
二、由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1、回顾故事情节,导出人物分析的方法
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整。课文的情节围绕着诸葛亮施空城计展开,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中计,结局——孔明释计。我们也可以在“计”字前面各添加一个动词,以此来概括各层的内容。)(教师板书:“计”以及“逼”、“施”、“中”、“释”等。)
下面我们一同顺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走进人物,认识人物。
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
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1)
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施计的背景(环境):
对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
孔明身边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军情紧急)
思考: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军情紧急”及“侧面”。)
(2)
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
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这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处变不惊”“足智多谋”及“正面”。)
(3)
高潮:司马懿中计
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
(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据?→退)
——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及“侧面”。)
(4)
结局
诸葛亮释计
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
(教师板书:“料事如神”“神机妙算”及“正面、侧面”。)
小结:正面、侧面描写和对比的写法——孔明: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
文中还有多写到诸葛亮的笑,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并分析诸葛亮的心理及笑的何含义?想一想几次写诸葛亮的笑,有何意义?
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
故做轻松如释重负自豪、嘲笑
3、那司马懿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学生阅读课文,联系小说中司马懿的其他表现,思考讨论
明确:
(1)认真阅读课文“司马中计”分析司马懿。
(2)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
小结: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
三、小结本课
学习了小说的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的展开,逐层分析人物。对诸葛亮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对智慧有了新的认识。
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怎样成为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写一则读后感。
2、《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课外运用我们今天刚学的小说阅读的方法再读《三国》,品评三国英雄。(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空城计(罗贯中)
兵临城下
临危施计
足智多谋
司马中计
临危不惧
孔明释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My English techer
- Teacher's Day memorable
- My Englishtecher
- My best friend
- Don't go away
- Can money buy happiness!(金钱能买来幸福!)
- My family(我的家庭)
- My school life
- Me
- a apple tree
- My family
- The Struggling(挣扎)
- My sister
- Th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 My day(我的一天)
-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 大数据背景下主旋律电视剧的传播
-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 普通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浅析
- 基于微信的有声微英语平台之创建
- 浅析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
- 玉水村语言使用现状及成因
- 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
- 坚持开展说课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 浅析艺术教学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研究
- 以信息化助推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
- 浅谈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 儒家思想对学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 《赤壁赋》练习
- 《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
- 《将进酒》教学设计
- 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 《师说》译文
- 《抄检大观园》网络教学教案
- 《劝学》译文
- 《赤壁赋》译文
-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 《将进酒》教学反思
-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 《江南的冬景》教案
- 《劝学》练习
- 《始得西山宴游记》练习
- 《师说》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