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体会这首诗的意思,领会诗中所描写的情境及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并能背诵。
4培养自己对古诗的兴趣,并能在课后去搜集更多自己喜欢的古诗。
教学重点
这首古诗的教学重在美读。通过诵读,领悟意境,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了解唐诗,作者张继及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师:反映诗中意境的图画或教学挂图,古代弹拨乐曲的磁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放古乐磁带,带学生入情入境。
2教师语言导入,板书课文题目,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
张继,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描写旅途感受和自然风光,写得自然朴素,情味深远。《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有感而发所写。由于《枫桥夜泊》这首绝句,枫桥和寒山寺成了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
二、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示范诵读这首古诗。
2学生自由读诗,将不懂的字、词勾出。
3同桌互相帮助,解决不懂的字词。
4质疑答疑。
5同桌互相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6师根据挂图相机纠正、指导。
今译:月亮慢慢落下去,乌鸦啼声阵阵,秋霜仿佛铺天盖地。伴着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灯,漂泊思乡的忧愁使我难以入眠。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三、美读课文,深入领会
1自由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用笔勾画出来。
2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在这些词语下面作上记号。
3这时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
4理解“愁”,诗人究竟“愁”什么?为什么而“愁”?(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
5看到的、听到的和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边读边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
6说诗意境,加深领会诗表达的感情。
师小结: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连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鲜明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这首诗有情意,有境界。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图画,我们就像坐在电影院里看立体电影一样。难怪这首诗很早就广泛流传,并且传到国外。确实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啊!
7根据对诗歌的领会,再诵读。
8评议、指导。(用低沉、压抑、缓慢的语气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要突出“霜”“愁”“到”等词语。
9放音乐磁带,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味意境,自己诵读。
10请生配乐诵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头脑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
11再次配乐自由诵读,最好入情入境达到陶醉的境地。
12根据板书背诵;抽生表演背诵;齐背。
四、扩展
你喜欢这首诗吗?可以用图画来表现这首诗的意境,可谓“诗中有画”。你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把它写成一首白话诗,配乐朗诵,或几人合作集体表演配乐背诵。
附: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看、听)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夜半钟声借景抒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心灵的呼唤
- 月光下的女孩
- 感受,本质的美好
- 中国,祝福你!
- 灰鸟的森林
- 惊心动魄的考试
- “十一”华诞——国庆60周年
- 读
- 纯凉记忆,触动了我的心灵
- 爱
- 笑着流泪
- 其实我们并不是真的孤单
- 我爱你——中国
- 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 旅游记事
- 概说张爱玲创作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 秋在诗里摇曳(外一篇)
- 谒韩园,话韩愈
- 解读莫言《生死疲劳》的叙事方式
- 镌刻在綦江岸壁上的记忆
- 历史博物馆游记
- 一毛钱的情谊
- 莫让“朋友圈谣言”浪费社会成本
- 珍惜当下(外一篇)
- 故乡水事三题
- 文似看山不喜平
- 一寸相思一寸灰
- 鲁迅弃医从文的别种原因
- 论《伤逝》的虚空
- 论萧红生命的流亡意识:逃离呼兰河
- 语文背诵技巧:如何背东西背的快?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学习方法:语文知识点记忆方法大全
-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8)
-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6)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最后一课教案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练习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练习(4)
- 初中语文全六册特殊句式汇总(苏教版)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鲁滨孙漂流记》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格列佛游记》
-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7)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练习(5)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