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1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永不凋谢的玫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会用本课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关键词通过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淳朴的亲情。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长辈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一束玫瑰花、生字卡片、《爱的协奏曲》的音乐带。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一束玫瑰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说说玫瑰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永不凋谢的玫瑰。
3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请工具书帮忙。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矫正字音)
4抽读新词。(玫瑰、婴儿、 气愤、观赏、甚至、制止、奖状、颤动、凋谢、纯洁)
5重点指导“愤”“甚”“制”的书写。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玫瑰花写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交流,老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小女孩摘了一朵玫瑰花, 校长不但没有批评她,还奖给她两朵玫瑰花)教师相机板书:小女孩、摘花、校长、奖励。
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感悟文本
(一)引导质疑,激发探究兴趣。
1围绕板书,你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小女孩摘的玫瑰花是什么样子的?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为什么小女孩摘了花,校长不但没有批评她,还奖励她?
2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二)探究问题、品味语言。
1 文中怎么描写玫瑰花的样子的?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玫瑰花很美丽,很惹人喜爱)
2 带着喜爱的感情读读这些句子。(个别读,齐读)
3 这么美丽的玫瑰花,一位小女孩竟然把最大的那一朵摘下来了,在一旁看见的同学是什么反应,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 是啊,美丽可爱的玫瑰花被摘下了,怎不令人心疼,怎不令人气愤呢?可校长为什么没有批评她,反而还奖励她呢?谁来谈谈你的体会?(学生交流时,相机出示校长和小女孩的对话)现在你们来做校长,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问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亲切的语气来说)为什么校长用这样的语气?(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紧张)
5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6指名读,分角色读。
7通过询问,我们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她是为了让奶奶高兴而摘花,还心想着让奶奶看后再送回来。 校长被小女孩的善良美好的心灵打动了,所以奖给她两朵玫瑰。
8齐读校长赞扬小女孩的话。
9出示最后一段,自由读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总结:是啊, 小女孩送的玫瑰花里包含着对奶奶的美好祝愿,一份孝心。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像芬芳的玫瑰一样美丽动人,永远不会枯萎,永远不会凋谢。
五、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读到这里,几个问题都理解了,此时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小女孩说吧?
2老师也被这一位纯真懂事的小女孩感动了,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配乐朗诵,字幕滚动)
永不凋谢的玫瑰清晨,玫瑰花上闪动着露珠,小女孩摘下最美的一朵,轻轻放在奶奶的枕边。表一份心愿,道一声祝福,奶奶的脸上漾起了微笑。艳艳的花瓣,像绒布一样柔软,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小小的女孩像露珠一样透亮,你美好的心灵不正是那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3齐读小诗。
4最后,请同学们给老师帮个忙,今天,老师特意买来了这一束美丽的玫瑰花,课也结束了,这束花该怎么处理呢?老师想请你们出出主意。
(1)送给课文中的小女孩。
(2)送给同学们。愿你们就像那一朵朵带着清香的花。
附:板书设计
32永不凋谢的玫瑰
小女孩 → 摘花校长→ 奖花
美好的心灵永不凋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作家“老爸
- 个性女生
- 我的同桌
- “鼻涕团长”
- 我的爸爸
- 令人敬佩的舅舅
- 我发现了……
- 我的好朋友
- 妈妈的口味
- 外婆的跟屁虫
- 可敬的奶奶
- 我家的“总监”和“总理”
- 妈妈的手
- 想吹灭太阳的小孩
- 我的姥姥
- 中外早期期刊出版探究
- 民间生命的狂歌与失重
- 浅析柏拉图的人性论与制度设计
- 第八章 把玩文本魔方--网络文学接受范式
- 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研究
- 东西文化的和谐社会诉求及制度伦理
- 网络文学论纲(后记)
- 二十年来大陆屯子的政治稳固状态
- 社会主体个人化的历史根据
- 从传统到现代: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规律
- 社会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 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众社会”理论刍议
- 与网络文学亲密接触——蔡智恒系列作品营销策略
- 质疑网络文学
- 神奇的数字“三”
- 天安门前的升国旗仪式
- 孔融让梨和威廉挑钱
- 关于“雨”的知识
-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如何制作的?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2
-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反思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1
- 《平平搭积木》课课练
- 《平平搭积木》教材简说
- 《雨点儿》教学设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
-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及评析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