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3
《扁鹊治病》教案之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
2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故事及其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及其寓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生病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医治)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就有人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后落得个可悲下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扁鹊治病》一文,看看那个有病不承认的人,最终得到了什么下场。
2板书课题。
3简介扁鹊。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生注意字音。
2学习生字,勾画生字,指名读,提出难读、难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识记。
3生自由读课文,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
1诵读课文,了解课文所刻画的两个人物的形象如何。
生读后发言,师点拨。
(本文刻画了扁鹊和蔡桓公两个人物,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蔡桓公是个盲目自信,傲慢固执,讳疾忌医的国君,故事围绕“有病、无病”这一尖锐矛盾展开争论)
2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哪些话劝他应及时治疗?对于扁鹊的忠告,蔡桓公是怎样评价的?
(生讨论后归纳:从“站了一会儿”说明扁鹊作了仔细观察后才下的断言,而并非信口开河,而蔡桓公“毫不在意”,说明了他盲目自信。他后来对扁鹊的评价,又说明了他的无知和偏见)
3扁鹊第二、三次见蔡桓公,均隔十天左右。他又说了些什么话劝蔡桓公,结果又如何?短短20天后,蔡桓公的病情有何变化?(由肌肤到肠胃)
4当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时,为什么掉头就跑?从这个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动作,间接看出蔡桓公病情已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联系上下文又可见扁鹊医术高明,诊断准确,机警)
5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是什么下场?
前四次相见之隔为十来天,而这次只用了“五天后”?说明蔡桓公病情急骤恶化,扁鹊诊断准确,说明上文扁鹊见蔡桓公掉头就跑,实在是事出有因。最后,蔡桓公病死了,是故事发展的结果,也是蔡桓公讳疾忌医的必然恶果。
6理解词语:讳疾忌医。
四、说说你从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附: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病情 扁鹊 蔡桓公
扁鹊治病 一见 病在皮肤 恐向体内发展 毫不在意
二见 病在皮肉之间 不治还会加深 不理睬
三见 病在肠胃 不治会更加严重 不高兴
四见 病在骨髓 掉头就跑 派人问
五天后 浑身疼痛 逃秦 病死 讳疾忌医
十分有害
(要正视缺点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学
- 特殊的奖赏
- me(我)
- “烤”试
- 感悟幸福
- 一种伟大的爱
- 我
- 珍惜生命
- 假如我是一棵树
- 欢送2008喜迎2009
- 上海之旅
- 自行车的往事
- 春雨
- 法在我心 中
- 梅花
-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 一卡通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 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研究
- 恩格斯哲学思维的特点
-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 民办高校“90后”大学牛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
- 高职院校学生公寓育人流程化管理的研究
- 关于加强湖南湘西地区烟草企业法制教育的思考
- 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析
- 浅析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 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 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 高校实施限网政策的成效分析
- 将基尔霍夫方程引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试析“中国梦”之文化力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三上)
- 《称赞》教学设计
-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二上)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四上)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