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9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案之五
教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随文用多种方法理解“水泄不通”“气宇轩昂”“冉冉”等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注意从国旗卫士的动作中体会升旗仪式庄严肃穆的情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难点
学会配齐的生字;读懂课文,从重点词句中体会升旗仪式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人们激动而骄傲的心情。
教具准备
1.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2.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录像片段。
3.组织学生学唱歌曲《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7)
1.出示国旗的图片,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国旗的资料。
2.出示太阳的图片,与国旗的图片对比,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出课题,为什么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你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吗?(出示课题)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10)
1.请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爱的符号勾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主识字、借助工具书注意或与小伙伴一起完成生字的学习。
3.通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升旗仪式的全过程的。
三、细读课文,再现情景(18)
1.出示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录像片,观看手,学生说说对升旗仪式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反馈的最感兴趣的部分,教师相机教学,再现情景。
2.学习“升国旗”这一部分。(1、2段)
(1)自由朗读课文1、2段,体会人们的心情,勾出表现人们心情的有关兔子、词语。
(2)对比朗读“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与“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理解“热切”一词的含义,体会人们当时激动而又急切的心情。(对比朗读与理解词语融合)
(3)学生观看升旗仪式的录像片,说一说从画面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体会“水泄不通”的含义,感受围观的人众多;并从“静静”一词中体会升旗场面的庄严肃穆。
(4)指导朗读本段,注意读出层层递进的语气。
3.学习“升旗中”这一部分。(3、4段)
(1)观看国旗卫士护送国旗这一段录像,读有关段落,体会是怎样写的。
①结合片子感受国旗卫士们的“气宇轩昂”,体会护卫队的精神抖擞。
②标出描写国旗卫士动作的词语,再现升旗仪式的壮观场面。
③随着《歌唱祖国》的雄壮乐曲,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2)观看国旗产把国旗冉冉升上天空这一录像,读有关段落,体会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①想一想: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观看升旗仪式的人们表情有了什么变化?勾出相关句子。
②结合片子体会“注视”的意思一表达的情感。
③在升旗纪录片的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背下来。
5.学习“升旗后”这一部分。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久久”一词,体会人们对国旗以及祖国的深深眷恋。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生可采取自由朗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形式。
7.默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勾出来,并说说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8.讨论:为什么说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四、拓展延伸,丰富外延(7)
1.教师可补充介绍学生开课时没有谈到的关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相关资料。
2.介绍天安门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相关资料。
3.组织学生唱歌曲《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在这期间,我们的祖国、家乡或者你的家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五、布置作业(3)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的地方 国旗高高
国旗和太阳 国旗基座周围——水泄不通的人群 飘扬人们
一同升起 升旗仪式——扛、挎、迈、跨、穿 久久不愿
国旗升起的情景——冉冉升起、熠熠生辉 离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数着明天
- 合作
- 校园伴着我成长
- 家花和野花
- 真诚
- 相信自己
- 不愿离开黄冈的天使
- 我与孙悟空对话
- 妈妈们,我想对你说
- 时间流逝
- 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
- 微笑
- 咖啡的味道
- 考试的风波
- 入团申请书
- 论检察机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防治作用
-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满意度实证研究
- 连锁经营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 浅论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新环保法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
- 对奥斯丁法学思想的再认识
- 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缺陷与完善
- 浅谈管理会计的意义、现状及功能
- 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可行性问题研究
- 论述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政工开展的作用
-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中的合同关系及责任承担
- 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初探
- 加强企业法律责任建设,增强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能力
- 关于建设透明慈善的几点思考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三》教学游戏设计(一上)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游戏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游戏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上)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