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4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媒体”、“采访”、“虐待”、“制裁”、“生意兴隆”、“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丹尼尔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增强学生保护树木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新词。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文题目
当我们说了中伤别人、不尊重别人的话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向别人道歉,这是一种美德。你听说过有人向大树道歉吗?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向大树道歉》这篇课文将告诉你原因。
二、齐读课文题目,质疑问难
1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2学生质疑,教师整理归纳学生的问题:
(1)谁向大树道歉?
(2)他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本课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带着质疑再读课文。
5学生交流自学收获,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
6抽生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生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自主学习第1~4段。
1自由小声读第1~4段,想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2指导学生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换词等方式理解“虐待”、“制裁”、“生意兴隆”、“媒体”、“采访”、“亲善”等词。
3丹尼尔的“罪行”指的是什么?文中那位先生在揭发信中是怎么说的?用“”勾画出来。引导学生朗读悟出这句话的意思和体会美国人民的环保意识。
(二)合作学习第5~6段。
1默读第5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词和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你会感动。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
4用“——”勾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话,用“△”标出表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时动作的词进行体会,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第6段,说说你从人们的掌声中悟出了什么。
6有感情地读第5~6段。可采用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习读。
(三)集体讨论。丹尼尔为什么向大树道歉?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现场的一名记者,你将怎样向人们报道这条奇特的新闻?
2在改造周围环境,绿化、美化家园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建议,又能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霸气
- 父与子
- 品味咖啡
- 等待中的冰点
- 走进春天
- 难忘的一堂“课”
- 我的歌
- 体验读书
- 雨
- 换糖老人
- 我长大了
- 日落
- 好书,亦我的好朋友
- 最伟大的理想
- 一起走过的日子
- “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 民族法学在民族高校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 南博会志愿者翻译“小锅米线”打造志愿服务国际范
- 天津市医疗保险政策对患者用药行为的影响研究
- 涉警舆情的成因探析
- 《易经》书名辨析
- 对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形而上解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主导性
- 探究基于前馈控制的社会管理
- 新现象学的审美情景
- 社会价值视角下的音乐教育改革
- 现代学者研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总成绩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青年责任与担当
- 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争的横向考察
- 农民工就业现状与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探讨
- 《人生》教学设计
- 《那树》说课稿
- 《黄河颂》教学设计
- 《心声》教学设计
- 《变色龙》教学设计
-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 《那树》教案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教案
- 《谈生命》教学设计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 《邓稼先》教学设计
- 《木兰诗》教学设计
-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