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4-12-25
《我的祖国》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艄公”、“辽阔”、“明媚”、“开辟”、“唤醒”、“豺狼”、“强大”、“和平”等词语的意思。
2. 借助旁批,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爱憎分明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萌发热爱祖国、人民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卡片,以及《我的祖国》的音乐磁带、教学挂图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课件。
学生:观看《上甘岭》的电影(可租碟),还可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各种资料。
教材简析
本课是影片《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的歌词。1952年10月,朝鲜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在故事片《上甘岭》中,炮火销烟中志愿军战士唱起《我的祖国》这首歌,“祖国”这两个字的分量也就非同一般了。这首歌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本文既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歌,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诗歌共有六节,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1、第2节从描摹祖国的大好河山入手,选取典型的事物,勾画出了一幅祖国美丽富饶、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第3、第4节由景转而写人,以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勾勒出一幅祖国人民朝气蓬勃、团结一心、无坚不摧的英雄画卷;第5、第6节是对祖国山川的赞美,表达了人民热爱和平、建设强大祖国的美好心愿。
全诗格调高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朴素流畅的语言和回环复沓的节奏使诗歌琅琅上口,至今传唱不衰。这首诗有形、有声、有色、有味,展示了一种宏阔的美,是一首集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音乐美于一体的歌词。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欣赏诗歌的美,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之情。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梦
- 酷夏感怀
- 凌乱的寂寞
- 沁园春
- 喜欢,海……
- 葬泪
- 双调·庆东原
- 等你回家
- 心的倾诉
- 悲伤的遗忘
- 仙吕·醉中天
- 凌乱的寂寞
- 理想与现实,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九月,充满芬芳
- 埋葬你的爱
- 20世纪20年代东北地方政府的移民政策及其成效
- 国家变迁的财税法观察
-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和规范改革
- 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析
- 论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及其对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的启示
- 论宋型文化视阈下的宋代文体学
- 慈善绑架问题及其防治
- 出口贸易与制度变革
- 大数据时代政府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
- 济运护漕与清代的水利治理
- 计算机劝导技术的伦理审视
- 论经济学与医学的共性和差异
- 消费主义、欲望生产与“世俗中国图景”
- 论流动人口发展权及其保障途径
- 从朱光潜画论看他艺术观的中国本位
- 《杜甫诗三首》教案
- 《羚羊木雕》
-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设计
- 动物园里观动物过冬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核舟记》教学设计
-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 《散步》教学设计
- 《金色花》 教案
- 《风筝》教案
- 《动物过冬》说课设计
- 《菏叶母亲》教学设计
- 《世说新语》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