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我的祖国》说课设计

《我的祖国》说课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我的祖国》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影片《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的歌词。1952年10月,朝鲜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这首歌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本文既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歌,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诗歌共有六节,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1、2节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勾画出了一幅祖国美丽富饶、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第3、4小节由景转而写人,以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勾勒出一幅祖国人民朝气蓬勃、团结一心的英雄画卷;第5、6小节是对祖国山川的赞美,表达了人民热爱和平、建设强大祖国的美好心愿。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一)知识与技能

1、读通诗歌,整体感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在小组、集体的交流、反馈中进行探究,教师适当地引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和保卫和平的美好愿望。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设计理念

1、以读为主。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更使学生在读中促理解,在读中体会诗歌意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作者相互交流。

2、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通过让学生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3、注重了学科的整合,课内外知识的延伸,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得到跨学科的学习。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的祖国》,用音乐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欢愉的气氛中,愉悦身心,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学习生字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以及识字的能力。其次,通过老师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三)读诗歌,理解感悟

主要让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节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相机引导,充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在读中促理解、促感悟。如学习第1、2小节时,引导学生深情地、赞美地、怀念地朗读,从而体会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故乡深情的怀念、赞美。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首先设计了一段导语,引导学生谈谈有关祖国最近的一些大事,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正以更美丽、更强大的英姿展现在世界舞台上。其次,设计了一个“为祖国添光彩”的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最后,师生共同深情地对祖国说一声“祖国妈妈,我爱您”。这样设计,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既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绘画、写作、唱歌等方面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实现了学科整合,又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凌乱的寂寞
沁园春
凌乱的寂寞
埋葬你的爱
喜欢,海……
心的倾诉
仙吕·醉中天
双调·庆东原
酷夏感怀
九月,充满芬芳
我的梦
等你回家
悲伤的遗忘
理想与现实,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葬泪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星云大师佛教财富观对现代经济学的超越
“负志”之罪与秦之立法精神
岳麓秦简“毋夺田时令”探析
论民族情结对奥古斯特·威尔逊创作的影响
岳麓秦简中的几个官名考略
有效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改革路径探索
说“堂皇”读简牍与画像札记
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评价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
《牟子理惑论》中所见的老子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供应链风险评价以汽车行业为例
论楚山绍琦对待弥陀净土信仰的态度
投资决策中的管理者市场学习效应
贯休、齐己与石霜庆诸禅宗灯史上的一桩公案
进步、问题与风险规避:我国当下食品安全报道透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金色花》 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动物园里观动物过冬
《动物过冬》说课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教案
《菏叶母亲》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
《世说新语》 教学设计
《风筝》教案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