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9
《动物的睡眠》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能较快地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略读。
教学准备
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语: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每天都要睡觉。动物也是这样,它们也要睡眠。可是,动物的睡眠跟人类却有所不同。不同的动物会有不同的睡眠。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向我们揭示了几种动物睡眠的趣闻。
2板书课题:动物的“睡眠”。
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二、理解题目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睡眠”两个字上加上了引号。)
师:为什么要把“睡眠”加上引号呢?我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就会明白。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在3分钟以内读完课文;(2)想想课文题目是不是概括了课文的大意。
2用两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几种动物的睡眠。
3教师提问检查默读的效果:“课文主要写了几种动物的睡眠?”(3种)
“哪3种?”(蝙蝠、海参、蜗牛)
4让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采取边读边勾画的方式了解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特点。
5同桌或分小组交流自己学习的心得。
6教师检查学习效果。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汇报和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蝙蝠是“冬眠”,海参是“夏眠”,蜗牛是既“冬眠”又“夏眠”。)
师:注意阅读课文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把你们的体会告诉我。
(动物在不利生存的情况下,是以睡眠的方式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课文题目中的“睡眠”为什么要加上引号的原因了吧?(动物睡眠与人类的睡眠不完全相同。)
四、引导概括
1师:根据前面学习的情况,大家商量一下。怎么用简短的语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可以同桌或就近几个人进行商量。教师巡视辅导。
3汇报概括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4把概括的结果写下来。(概括的要点应有“课文以蝙蝠、海参和蜗牛为例,介绍了动物的冬眠和夏眠”,但不要求表述完全一致,只要简洁即可。)
五、扩展
师生交流其他动物“睡眠”的方式。
板书设计
动物的“睡眠”
蝙蝠——冬眠
海参——夏眠
蜗牛——冬眠、夏眠为了生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花开的天空
- 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 向大家介绍我
- 小鹿的自述
- Apple Trees During Eash Season
- 话说自立
- 有时我也想出塞
- 多一点点
- 思爱,想爱
- 我从失败中感受到希望
- My Diary
- 收藏幸福
- 向未来进发!
- 别了,童年
- 我是一条小泥鳅
- 总理报告将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 测量胡夫金字塔的方法
- 老年人如何防骗
-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谁最该吃药?
- 被无限推迟的梦想
- 还在读古龙小说的那些年
- 美国人的生态平衡观
- “老龄化的社会”会成为骗子天堂?
- 可怕的恶性竞争
- 老年人受骗之殇
- 看好您的养老钱
- “当世柳敬亭”袁阔成陨落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老年人
- 查理五世骑马肖像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训练
-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训练(所有课文练习)
- 初中全六册文言实词及古今异义汇总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训练:第六单元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多音字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