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聪明的使者》课外拓展

《聪明的使者》课外拓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聪明的使者》课外拓展

五难求婚使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了个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一百人的出使队伍,备了五千两黄金和许多珍宝,到长安去求亲。

唐太宗接见了禄东赞。禄东赞传达了他们年轻的赞普想跟唐朝友好的心愿,说得娓娓动听。唐太宗心里挺满意,就在皇族的女儿中,挑选一个美丽温柔的,封为文成公主,把她嫁给松赞干布。

据说,使者禄东赞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后来,在青藏高原的人民中,流传着一个“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

禄东赞在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地来求亲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五个难题。哪个使者能够解答,就答允他的和亲要求。

第一道题目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

第二道题目是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儿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

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最后一道是要从2500名美貌年轻的女子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禄东赞凭他敏锐的眼力,一下子就把那仪态大方的公主认出来了。

这些传说不大可能是事实,但是却反映了吐蕃人民对唐蕃友好的愿望和完成这个使命的使者的赞美。

文成公主和亲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番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就其态势而言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曲求全,以结好番邦;另一种则是国力强盛,威震四海,以和亲安抚边远之邦,有赐婚的意味。前者是持卑微之姿,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后者却是宣展大国之姿,用亲戚关系来笼络感化疆外边邦。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是后一种和亲情况的典范。 公元641年,24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十一月的萧邦
完美与残缺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成长的过程
冬之随笔
初三真苦
“黄金搭档”
站得远点看自己
趣谈“当家”
雨,周庄
元旦的竹
感动
爬山的发现
八月桂花香
书包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阴沉”主题的变奏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