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7
《音乐之乡》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自主阅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维也纳的音乐之美。
3体会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圣殿的向往。
4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感受维也纳的美,激发对音乐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自主阅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维也纳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音乐,看你是否能说出这些名曲的名字或创作者。
(出示:《命运交响曲》、《月光曲》……)
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
1出示“自读提示”:
(1)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3)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4)勾画下你认为文中最美的句子。
(5)思考《音乐之乡》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自由读文。
3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4全班交流,评价朗读。
三、学习词语,积累好词
1出示本课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恬静而神秘
动人的旋律
悠扬的乐声
郁郁葱葱的森林
蜿蜒
多姿的多瑙河
2勾画出你自己找到的好词佳句,小组交流。
3将收集到的好词佳句摘录到“采蜜集”中。
四、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讨论: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乡”?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2)小组讨论,自主解决。
(3)小组反馈:读读认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4)齐读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5)比赛读。
2小组交流: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小组交流反馈,同学互相补充、解决。
五、记忆背诵,感悟积累
1再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与同桌、好友交流学习。
2背背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指名背诵。
六、拓展迁移,热情献艺
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介绍自己的音乐特长,并推荐一人上台表演。
2想对“音乐之乡”说点什么?
七、总结
师:真是太棒了!相信你们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这音乐的圣殿中去演奏出你们的精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爬山的发现
- 冬之随笔
- 站得远点看自己
- 十一月的萧邦
-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 感动
- 初三真苦
- 元旦的竹
- 完美与残缺
- “黄金搭档”
- 趣谈“当家”
- 书包
- 八月桂花香
- 雨,周庄
- 成长的过程
-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 “阴沉”主题的变奏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