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小兵张嘎》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体会小兵张嘎的懂事、勇敢和机智。
3.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品质。
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小兵张嘎》的电影片段和当时的背景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其他儿童团员的故事,观看有关电影。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用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抗日小英雄,如把敌人引入包围圈而光荣牺牲的王二小,巧送鸡毛信、勇敢机智的海娃……今天,我们来读读小兵张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张嘎到底是个怎样的小兵呢?带着问题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就多读几遍。
2.抽读,检查学生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相机指导“淀”“霎”的读音,“囊”的读音和字形。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语的情况。
4.默读,想想张嘎到底是个怎样的小兵?(机智勇敢、懂事、爱憎分明……)
三、细读课文,感悟交流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小兵张嘎的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痛失奶奶”“成为小兵”略写,“消灭鬼子”详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文章重点,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细读6~11段,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并作上批注。
3.交流:从哪些词句可看出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爱憎分明?
重点1: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快预备饭啊!”
由“失声叫道”到“急忙改口高叫道”,把“两个鬼子”改称为“两个太君”,体现了嘎子的临危不惧和聪明机智。
重点2:“说时迟……栽在台阶上。”
(1)勾画出描写鬼子军官的动作的词语。(窜、夹、栽)
(2)从这几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方面描写出了鬼子的狼狈相,另一方面突出了嘎子的机智及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
重点3:读描写嘎子对手枪的喜爱与渴望的句子。
(1)找出文中三处写嘎子对手枪的喜爱与渴望的句子,勾画出来,再读一读。
(2)嘎子为什么那么喜爱与渴望手枪?
(他希望自己能像真正的游击队员那样上战场,打鬼子。)
(3)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
四、教师总结,迁移拓展
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长听。
2.在下次习作中用上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附: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黑石后传
- 挑刺
- 月桔
- 扫墓
- 我的同桌
- 我学会了买菜
- 我的同桌
- 聪明的蚂蚁
- 喂,换个同桌吧
- 包饺子
- 喝水
- 第一次炒菜
- 给爸爸泡茶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梦里的天堂
- 骆驼、探拓者等冲锋衣被曝光:网上仍有售,商家躲采访
- 2014年新疆棉花产量统计数据建模与决策分析
- 安徽实施棉花价格补贴政策的探讨与建议
- 中国山羊绒品质分析(二)
- 芦荟纤维:悄立市桥人不识
- 国家将扩大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 “棉棉”相睹
- 世界棉花市场最新动向
- 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效能关系研究
- 江苏:淡水鱼价格稳中有升
- 科技型企业核心员工离职负效应管理机制构建
- 籽棉存放时间与公检颜色级结果关系探讨
- 印度电商服装销售何以超中国
- 品牌故事:奇安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E)
- 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使用体会
- 修改病句
- 标点符号
- 常见的句式转换
-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初探
- 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人
- 课外阅读与大语文教学观
- 2009——2010秋学期期末作文复习
- 一日常规的魅力
-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技巧
- 让学生动起来
- 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学质量
- 修辞
- 教师要有自己的魅力
- 爱,生命之源泉
-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