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我的百草园》教材分析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百草园带给“我”的快乐,感受课文表现的儿童情趣。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自主积累。
教学准备
了解鲁迅生平,课外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材简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是鲁迅先生42岁时“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用一颗童心去回忆的童年生活。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的比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情趣,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损害。教材节选了这篇散文的前半部分,该部分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处处表现出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在描写时以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在对春天的百草园的描写中,作者不露痕迹地使用了许多技巧,显得浑然天成:一是罗列了许多事物,但有主有次,有详有略。两个“不必”是简略列举,表现百草园的景象繁复多变,美不胜收。“单是”之后,重点表现儿童的探奇欲望。二是观察角度不断变化,动态静态描写得错落有致。作者手中的笔引导我们的目光从地面上的菜畦向上望到空中的桑葚,再由树上的鸣蝉落到菜花上的黄蜂,又随云雀直射向云霄;而泥墙根一带先介绍动物再说明植物。三是描写层面各异,用词简洁形象。文章从颜色、形状、声响、体态、动作、味道等不同方面描写事物;用“碧绿”“紫红”“肥胖”修饰菜畦、桑葚、黄蜂;用“鸣”“长吟”“窜”“伏”描写动物的声响和动作;用“光滑”“高大”“缠络”形容静物的外表形状;用“肥胖”“臃肿”表现体态;以“低唱”“长吟”“弹琴”再现百草园的静谧和动物们的安详自由;“又酸又甜”的滋味叫人仿佛正含着桑葚或覆盆子,满口生津。学习冬天捕鸟部分则提示学生抓住动作描写,引人入胜,使平时无味的百草园也显得生机盎然,趣味无穷。
* 第2段描述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百草园。鲁迅先用概括的方法写百草园的物什之多。“……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这一层是静物描绘,以各种静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粗线条的描写。“也不必说”引出百草园里的动物,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简单地选取三种动物,各以其“叫”“伏”“窜”的代表性动作来描写,说明这些动物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是多么的自在。这里虽然用的也是铺开的写法,但是鲁迅用得却很简明。“也不必说”也是欲扬先抑,为下文作铺垫。鲁迅这寥寥几十个字,百草园里各物的形影声色便如活了一般。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极为出色的描写能力。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接下来“单”字一转,引出园子的泥墙来写。不写园子而写墙,墙竟然也是能给孩子带来乐趣的场所,用的是烘托旁衬法。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既是拟人状物,又暗示出园子里既是各种小生物的天堂,也是孩子的乐园。从蜈蚣、斑蝥到何首乌、覆盆子,这里的动物和植物都让孩子感到新鲜。单是泥墙就有如许的乐趣,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这百草园会给孩子们带来多少快乐了。
* 第4段回忆了闰土的父亲教“我”捕鸟的事,表现了儿时天真与贪玩的个性。
“再见,我的蟋蟀们!再见,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语气是孩子式的,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离开百草园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 本课生字字形比较复杂,让学生自主识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值日生
- 改掉慢动作
- 秋
- 唐山之行有意思的事
- 创绿色校园做环保卫士
- 我的愿望
- 农村的婚礼
- 快乐的星期天
- 6岁了
- 编花篮
- 做卷子
- 升国旗
- 拇指姑娘
- 去植物园
- 我的电子琴
- 实施“三个三”思政工作工程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
- 如何加强企业基础党支部的建设
- 钟祥市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思考
- 对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考
- 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企党员管理
- 浅议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 新形势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几点思考
- 建设学习型煤炭企业的思考
- 如何做好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 论加强企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 以“六种能力”提升领导干部管理水平
- 试论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的执政忧患意识
- 浅谈国有企业党员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构建“好人好事”新机制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
- 备战2008年中考作文——表达协调篇
- 汉语词的兼类现象
- 名师指导:写半命题作文 要具备语法知识
- 2007年中考作文湖北宜昌卷
- 破折号的双用
- 文学常识备考演练
- 备战2008年中考作文——扣题写作篇
- 备战2008中考作文——选用材料篇
- 中考作文中审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
- 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 引文前为什么不用冒号
- 备战2008年中考作文——安排结构篇
- 08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之四:选题作文将成为新宠
- 写作再向命题回归
- 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