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突破》教案之一
翻新时间:2022-09-26
《“零”的突破》教案之一
一、质疑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中国体育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过金牌?谁第一次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画出文中生字、词和有关外国地名的词,如“洛杉矶”“普拉多奥林匹克”等,多读几遍,读熟,扫除文字障碍。
2.
自由读课文,在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
3.
小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些什么疑问。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
分组提出读不懂的问题,简单的问题立即由学生相互解决,教师梳理紧扣课文重点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2.
许海峰开始在赛场上的表现如何?他的射击技术为何如此高超?抓住“令人瞩目”“酷爱”“咬咬牙”等词语,引导学生图文结合,体会许海峰的精湛技术是长期的艰苦训练换来的。
3.
当比赛中出现意外时,许海峰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学生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词、句,反复读,如:“他仿佛看到了……他猛地清醒……”“此时,周围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从中体会赛场的紧张气氛,感受许海峰在赛场上的沉着、冷静。
4.
讨论:许海峰取得自选手枪慢射比赛奥运冠军有什么历史意义?
5.
拓展:从1984年中国夺得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到2008年承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说明了什么?
6.
指导学生体会“反复”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
四、搜集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站得远点看自己
- 感动
- 十一月的萧邦
- “黄金搭档”
- 书包
-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 八月桂花香
- 成长的过程
- 趣谈“当家”
- 爬山的发现
- 雨,周庄
- 初三真苦
- 冬之随笔
- 完美与残缺
- 元旦的竹
-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 “阴沉”主题的变奏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