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沙漠玫瑰》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沙漠玫瑰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4.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学习全面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
有关沙漠玫瑰不同情况下的生长图片。
教材简析
这篇文章是龙应台女士1999年5月15日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演讲稿中的一个片断。以朴实的语言,明快的节奏,从观察生活具体的事件开始,穿透事件表象,归纳其中反映的问题,再深入分析问题的形成,由此告诉我们知道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全面理解问题是多么重要。
全文首先说朋友从以色列带回一种“沙漠地衣”,这种地衣没水时是一把枯萎了的干草,很难看。然后写自己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把它整个泡在水里,每天进行细致观察。地衣从中心一点绿慢慢舒展延伸,直到第八天,全部复活,变为“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作者用八天时间观察到了沙漠玫瑰的复活过程,由衷地赞美了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我们”和邻居对沙漠玫瑰这一特别事物的美的不同理解。我们赞美沙漠玫瑰是因为目睹了它顽强的生命力;而邻居很难把它与美联系起来,是由于邻居认识事物时是孤立的,所以没有体味到“沙漠玫瑰”的美。由此得出,了解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全面理解它是至关重要的。课文告诉我们要学会历史地看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感悟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习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课文一开始就写朋友送给“我”一朵沙漠玫瑰,它的样子奇丑无比,但我从说明书中了解到为什么称之为“沙漠玫瑰”,并了解了沙漠玫瑰的习性。这一段内容简单,浅显易懂。教学时,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朗读去理解。了解“沙漠玫瑰”之所以叫“沙漠玫瑰”的原因就可以了。
*第2、3段,主要写了“我”按照说明书把沙漠玫瑰放进一个大玻璃碗浸泡并仔细观察的经过。第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有一点绿的感觉;第三天,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让我们渐渐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直到第八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学习这一部分,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细致观察,关注作者精确描写的技巧。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沙漠玫瑰变化的句子,仔细品读对沙漠玫瑰的描写从“一把干草”到“中心有点绿”,再到“显出玫瑰形图案”,然后“渐渐延伸到所有的枝丫”,到最后是“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让学生明白:这不是简单地叙述一种观察过程,而是描述一种关注、一种关切、一种关爱。教学时,要抓住重点句子“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观察沙漠玫瑰绿色的生命,通过朗读表现出我们的惊喜之情,体会作者对沙漠玫瑰的关注与关爱,领悟作者从期盼到兴奋的感情变化过程。然后,抓住我们和邻居的不同态度思考:为什么我们惊喜得大叫而邻居却无动于衷呢?
*第4、5段,穿透事件表象,归纳其中反映的问题,再深入分析问题的形成。到底一个地衣类植物有多美?孤立地看,它气味潮腐、样子单调,的确很难与美联系起来。可是,当我们把它的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当沙漠玫瑰积蓄它的生命,等待一场雨水的时候,它就是美的;当等到雨水的时候,它展示自己生命活力的时候,它是美的。文章就是这样一步步把我们的思维引向对沙漠玫瑰的美的赞美。由此告诉我们知道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全面理解它是多么重要。教学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说“沙漠玫瑰的美是惊人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第3段对沙漠玫瑰的描写来理解沙漠玫瑰外在的绿色的生命,然后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于是,它就等待,等待那极其难得的降雨。终于到了这一天,它就急忙舒展自己的枝丫,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联系沙漠玫瑰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最后一段揭示了“我”赞美沙漠玫瑰惊人之美的理由:“出生”于恶劣环境,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第1题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了解“沙漠玫瑰”的特点。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第2题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沙漠玫瑰”的复活过程。
*第3题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肯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走在阳光下
- 侠者,自由之歌
- 童话
- “固执”的追求
- 读书与人生
- 踏上生命的台阶
- 青春格调
- 孤独之旅
- 面对世界的心
- 真正的态度
- 成长,我们笑着哭
- 努力无悔
- 穷毕生之力,谋世界之福
- 人格,搀扶你走向天国阶梯
- 盲者亦于心中
-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加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 髋臼骨折35例治疗体会
- 老年气管切开置管远期并发症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及预后
- 对370例青年型脑梗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磁共振表现
- 探析儿科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合理用药原则
- 小儿肠套叠钡剂灌肠整复临床分析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根疾病152例临床分析
- 超检测胎儿双顶径与产后实际测量的误差分析
- 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 整体布局:语文教学的必要观点
-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和尝试
-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
- 反思能力:教师持续发展的一种必备素质
-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
-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面对母语大学生缘何成“老外”?
- 文字与生活碎成了片
- 青春之语文宣言
- 不能以想象练笔取代记实训练
- 关于当代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 谈语文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 温儒敏:中文系应当有 “文气”
- 生活教育是语文教学高效之路
- 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