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父亲和鸟》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到过树林里吗?那里最美的是什么?那里的小鸟多美呀,你们了解小鸟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位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识字写字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已进行小组学习。
3、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味”与“妹”与“惜”“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
4、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通过课件放大,并将字的短横用蓝色显示、长横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建议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真地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读,形式应多样,可以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找伙伴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
2、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
5、选读得好的小组表演读。
三、实践活动
1、说句子:从课后练习“我会读”中自选词语练习说话,鼓励学生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说话练习。
2、通过上网、看书或向长辈打听,了解有关鸟的知识。把自己查询到的资料整理好,在班上进行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住在凤凰山
- 不和谐的音符
- 放烟花
- 年夜饭
- 可爱多
- 自画像
- 乌鸦喝水新编
- 我战胜了自己
- 我最敬佩的人
- 一件难忘的事
- 我获得的成功
- 自画像
- 我家的变化
- 想起这件事就高兴
- 听长辈讲一个故事 寻找身边的变化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1)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8)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法学理论论文(1)
-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3)法学理论论文(1)
-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9)法学理论论文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法学理论论文(1)
- 国有资产信托的法律问题探究(5)法学理论论文(1)
- ABS若干法律问题论析(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7)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0)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5)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9)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9)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3)法学理论论文(1)
- 《一面》
- 《长城》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点”式教材解析
- 《开国大典》教案2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2
- 《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
- 《开国大典》教案
- 《白杨》教学设计
- 《珍珠鸟》的教学后记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 《燕子》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