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5-1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能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词意,悟诗境”的方法读懂诗。
3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感觉诗人苏轼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首歌的歌名是——《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是由王菲演唱的,歌声十分优美动听,可惜—-。我们知道古诗古词原本就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古诗词的韵律十分优美,而现代音乐与它完美的结合起来就更能把古诗词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曲调比较------你知道为什么吗?
2除此以外你对苏轼还了解多少?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3今天我们就穿过时光隧道,跨越900年的历史与宋朝这位大文豪苏老先生相会,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这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初学古诗,自己理解
1
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
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个'醉'该如何解释(似醉非醉)是不是这样解释呢?学完这首诗后我们就能知道了,谁来把这首诗读一下。(读)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呀?(理解诗意)
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诗意)(方法多多,渠道也多多,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懂了。)
三、师生交流,理解诗意。
学生交流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大体意思即可。(悟诗境)
四、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美,文字美
1
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师:你们一直都是这么聪明,真正的聪明人要能说出它好在哪?
2
师: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3
对仗工整。讲究押韵。
五、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
师:你们能不能把它读好了呢?自己练读。(老师出示第一句范例:黑云/翻墨/未/遮山),你能把2,3,4句的节奏感标出来吗(学生标节奏)
2
品读。
3
再回头看题目,这个'醉'字又作何解释(陶醉)
六、引入诗歌概念,感情得到升华.
1
师:于老师刚才已经说过了古人写诗写词是用来吟唱的,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把这首诗谱上曲子,比如套用《天地之间的歌》的曲子就很妥切.(学生练习)
2
师生吟唱.
3
总结学习方法。(读诗――解诗——赏诗――唱诗)
七、师生总结,扩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读苏轼写的另一首诗《饮湖上初睛后雨》,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点。有什么学生自读。教师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板书:读诗――解诗――赏诗――唱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金丝峡
- 我的故乡
- 校园的四季
- 游双湖公园
- 绿色的月
- 美丽的雪景
- 马兰村一日游
- 大自然的美
- 美丽的校园
- 钦州三娘湾
- 青屏山美景
- 班主任刘老师
- 赞冬雪
- 月下的伤
- 美丽的大海
- 雾都对话 2015年2期
- 觅冬三部曲
- 浅议中国写意花鸟画造型观
- 泰宁之行 2014年4期
- 云与“灵”的世界:小泉八云作品创作特色研究
- 简单生活 2015年2期
- 木质相框 2014年4期
- 五色内涵及其与五行之关系微探
- 做事要“靠谱” 等
- 在小说中永葆青春
- 临床医学生专业实习效能浅析
- 化解危机5招 等
- 简办的婚礼
- 浅议爱伦·坡哥特小说死亡主题
- 不提钱会死
- 《我给_____聊一聊》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作文教学指导)
- 18《盘古开天地》(人教版三年级课堂实录)
-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课堂评析
-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 《快乐旅行》标准化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作文指导)
- 人教版下册第1课《柳树醒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看电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秋天的雨设计意图(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
- 操场上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