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七月的天山》训练素材
写景,如同叙事和议论一样,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写作基本功。
首先,对事物须仔细观察。观察好生活是写景的前提。鲁迅先生就是因为儿时细心地观察了生活,注意了身边的景物,他才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出了“紫红的桑椹,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大黄蜂,轻捷的叫天子”那样的名段。曹操如果不登上竭石山,自然也写不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的名句。由此而得知:平素我们应该多踏入社会,多接触生活,调动触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多侧面地观察和体验生活,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有了丰富的积累,写作时才会思维敏捷,源泉不断。
其次,对写景的文章要多读。读,有两个好处:一是读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二是可以通过读来从范文中得到写作方法的借鉴。有人认为:观察也观察了,生活也体验了,可就是写不好文章,其原因就因为你平时没有语言和写作挂技窍的积累。多读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吴伯箫《菜园小记》有一精美语段:那些新芽呀,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光,发着笑,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韮”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清新的诗?多好的语段,多美的文字。仔细分析一下:此段描写的对象是“新芽”,作者通过“拟人、排比、比喻、引用、反问”等修辞手法,又通过“条播、撒播、点播、万头攒动、傲然不群、发光带笑”等用词用语,将“新芽”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饱含了作者深深的喜爱之情。对于这样的好句好段,学生应该多读多记,写作起来才能文如泉涌。
然后,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写作技窍。
有了上面的素材和语言积累后,也并不等于一个人就能够成功的写好文章了。虽说文无定法,但写文章的道道总是有的,不掌握这种道道,那永远也写不好文章。那么写景的文章写作的道道是什么呢?
第一、要精心安排好你的写景顺序。
顺序乱了,你的景就会乱,别人看你的文章就会摸门不是脑,找不着头绪。请看毛泽东的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概括描写北方雪景;再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来展现北国风光。这样由总到分,由概括到具体,景物描写不但全面,而且层次分明,读后印象深刻而清晰。因此,写作前,我们务必要找到一种合理的写作顺序,或逻辑、或空间、或时间,切忌乱描乱写,东拉西扯,七拼八凑。
第二、注重用词用语和修辞。
古人在写景时尤善字斟句酌,他们年留下的许多句子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他们炼字的结晶。那么,我们在写景的时候,不妨也学学古人,尽量地选用那些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词或句来描绘景物。
第三、将作者的情感融于景物描写的字里行间。
任何写景的文章,并不仅仅单是为了写景,也就是为写景而写景,大凡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因此,在写景的时候,作者要么满怀喜爱赞颂之情,要么满怀痛恨厌恶之情,并根据自己对景物的情感态度来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修辞等对景物进行描绘。
鲁迅在回故乡时,因为心绪不好,所以他在《故乡》一文一开头就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这里作者选用的特定时间是“深冬”,冬天给人的感觉总是:凉的。用的词是:“阴晦、冷风、苍黄、横、萧索”这些词给人一种压抑、窒息的感觉,尤其是那个“横”字,更是让人联想到,那些村子简直就跟一个个死人一般,没有了生气,没有了一点活力。后来,他又写了一幅理想中故乡的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显然,作者的笔端所倾注的是一股浓浓的喜爱与赞扬之情。此时他所选用的是“深蓝、金黄、碧绿”等一些色彩艳丽的词语,通过这些词和“圆月、海边”一起把理想中的故乡描绘得特别美丽,生机一片。就以上两段的分析来看,写景时,作者务必将自己情感融于笔端,选择最有表现力的文字来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再加上反复地练习,写好一篇写景的文章,那是可以达到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立夏的那一天
- 洗菜也快乐
- 军训日记
- 抓七
- 读《心系祖国,健康成长》有感
- 我们班的火爆女生
- 我家的小猫会抓苍蝇
- 游孙文公园
- 烧鸡蛋
- 沼泽地
- 我也追星
- 跑步也快乐
- 倒霉
- 一本书的传奇经历
- 烧野火烧
-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的思考
- 商州方言的小称形式
- 浅析英汉成语对比与对外汉语成语教学
- 农业单位内部审计刍议
- 浅谈英汉语言中植物词语的不同喻义
- 当前企业内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试述内部审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中监督 评价 鉴证作用
-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风险管理审计之内容初探
- 浅谈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 浅谈高校内部审计的拓展方向
- 内审创新初探
- 浅谈语料库语言学在的应用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 内部审计:组织价值的增加者
- 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内部审计师如何运用幽默技巧
- 《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心思想
- 《亲爱的爸爸妈妈》预习学案
- 请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
- 《亲爱的爸爸妈妈》结构分析
- 日本变味教科书悍然出笼
- 南京大屠杀
- 圣城五日血和泪
- 《亲爱的爸爸妈妈》写作特点
- 约翰·瑞伯──中国的辛德勒
-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背景知识
- 战时德国纳粹医生用孪生姐妹做人体实验
- 《亲爱的爸爸妈妈》考题误区警示
- 南斯拉夫简史
- 最后一课
- 《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