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浪花》课堂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了解“走”和“贝”的字理演变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海边玩耍时愉快的心情,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对浪花的无限喜爱之情。
2、学习本课生字,重视笔顺。
教学准备
大海图片、贝壳和海螺的实物、生字卡片、字理识字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课题,初步感知浪花的可爱。
1、课件出示大海的录像或者图片。
2、让学生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
3、板书课题,释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注意字音和语气。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为自然段标序号,画出生字。
三、激发兴趣,多种方式识字。
1、学习“贝”。
(1)教师出示贝壳,请学生说这是什么?出示字卡贝壳的“贝”。
(2)演示“贝”的字理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它的构形理据。
(3)拼读字音。
(4)“贝”字的扩词:贝壳、宝贝。
2、学习“才”。
(1)教师出示字卡“木”,让学生认读,再出示“才”,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提示“才”是平舌音。
(3)本课“才”指事情结束得晚。
3、同上学习“泪、去、走、浪、沙、眼、家、雪”
四、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字卡。
2、做玩跳棋识字游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读所学生字。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体现了小朋友玩耍时的心情。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小朋友喜欢浪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浪花送给了小女孩什么礼物?注意雪白和青青都是表示颜色的词。
4、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找一找从哪里看出浪花很“淘气”。
三、指导书写。
四、完成活动与练习。
1、“读一读”。引导学生开火车读。
2、“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3、“提问题”
让学生说说读完了课文,有什么问题,并能够把问题提出来。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质疑,问题的解决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师生课下查找资料解决。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家的故事
- 我心中的那扇窗
- 60年是的光辉岁月
- 母爱
- 记祖国60年华诞
- 雪思
- 绝唱
- 逆光如伤—风
- 在困难面前我努力盛开
- 播种爱
- 临窗观雨
- 我的收藏
- 你们,在我心里
- 伊人红妆
- 如果,我能再做一会小学生
- 我参与处理“揪刘火线”
- 论秦代金布的隶属及其性质
- 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与日本
- 试论《武王践祚》的文本流变
- “微时代”高频转发下意见领袖的网络失范行为及其治理
- 元治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参照
- 商传先生著《走进晚明》出版
- 深切怀念本刊顾问曾彦修先生
- 王学在岳麓书院的传播
- 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 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设
- 我所接触的江青
- 陈修良访苏记
- 关于巴金《没有神》的一点考释
- 晚期罗马帝国防御体系重建视角下的君士坦丁堡建设初探
- 改写《乌鸦喝水》的指导和学生习作
- 《司马光》课文
- 《浪花》课堂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课文内容
- 《司马光》教后反思
- 《浪花》课堂设计之一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五
- 《司马光》课堂实录之一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四
- 《司马光》说课设计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评课
- 《浪花》课堂设计之三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二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