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8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思秋心语
- 人与自然
- 柳树
- 窗外的世界
- 诗意?失意!
- 夏夜的歌声
- 做自己的贵人
- 四季花园
- 梦回江南
- 对手
- 第一次月考
- 这就是幸福
- 困惑
- 生命的长河
- 渴望幸福
- “不明人士”的可怕
- 钱穆讲学札记
-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现状的调查分析
- 精短杂文小辑
- 有些事不需要规定
- 泰山灵石崇拜――民俗信仰的力量
- 作为父亲的嵇康
- 关于教学设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 新形势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 张三李四如是说
- 美的反弹 2015年2期
- 以公园为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
- 空白的人生画卷
- 过目不忘 2015年2期
- 开埠城市与近代化
-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案教学设计
- 趵突泉 教案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文译文合集(鄂教版)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详解:《石榴》
- 泉水 教案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地毯下的尘土》课文全解
- 古诗两首:草、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汇总(人教版)
- 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教案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小石潭记》
- 《多音字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及课文解析(苏教版)
-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译文合集(鄂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