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8
《静夜思》教学札记
一年一期的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根本不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们长句都读不好,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没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所幸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
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
在板出课题后,让学生读读《静夜思》三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静”读后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体认读,不能拼读。于是随机教学静与夜,给它们找找朋友,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但我还不满足于此,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诗人是在什么时候?哪个字告诉我们周围有没有声音?“思”是什么意思?他在思念着什么呢?意外的是,学生很快都明白静”和“夜”的意思。那诗人思念的是什么呢?以此,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二、从生活情感启发诗的情感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不会在读书的时候毫无表情地唱。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是想念家乡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地问:他会思念家乡的谁呢?学生的答案可多了,有的说是爸爸妈妈,有的说是亲朋好友,有的说是兄弟姐妹,有的说是玩过的小溪。。。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课前我还担心他们读不懂诗呢。于是我又问他们:你们也有过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吗?什么时候最想?我特意让全托生戴紫薇先说,她说每天晚上她最想爸爸妈妈,于是学生的话题就这样打开了,就这样他们明白了诗人的心情,知道了什么叫做思念。此时,我让他们再去读一读诗。最后,我问他们,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于是所有的诗意都在孩子们的嘴中被解释,他们甚至说:月亮都圆了,为什么我与家里人还没团圆呢!我明白,此时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也让学生明白了读书不仅仅只是会读,还要读会些什么。
没想到这节课有了这么多意外的收获,感谢我的学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潜力,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体验也尝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没经历过的友谊、
- 保护森林
- how to be a good person
- MY INTERESTS(我的兴趣)
- What will we do when we in a fire(我们将做些什么,当我们在火)
- 花样年华
- 我们的“六·一”为他们而过
- Fresh Air(新鲜空气)
- in the park(在公园)
- 体育爱好
- Youthful Times(青春时代)
- 乡村风光
- My Family(我的家庭)
- 无题
- 林间景悟人生
- 微信息时代构建立体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译者主体性的意义:哲学阐释学视角
-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特色库建设研究
- 论我国税制耦合的困境与出路
- 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 财经新闻报道改进路径探析
- 高校图书馆用户不良阅读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 国外残疾人就业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南阳文化强市战略下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 生活德育美的模式构建
- 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民生改善效应研究
- 基于PDCA循环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
- 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的实践探究
- 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发展策略
- 宋代行会初探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片断赏析
- 《静夜思》片断赏析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静夜思》片断赏析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