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1
《静夜思》相关知识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真可谓妇孺皆知!据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统计,约95%的孩子第一次认识并能背诵的诗歌,也就是这首诗;而如今的孩子可真是个聪明,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居然也为难住了很多家长和老师:“举头望明月”的李白究竟是站着还是坐着?是在屋内还是屋外?为什么要说是“床前明月光“而不说是“窗前明月光”或“门前明月光“?——这不,就连大伙您也都傻眼了吧?!
其实呢,这首诗最令我感到疑惑不解的是:这短短20个字的小诗怎么会出现了两个相同的“明月”呢?这样尽管朗朗上口,但似乎却显的拖沓和重复了。要知道,古人作诗可是一字千金啊!《静夜思》属五言绝句,虽不如律诗那样严格讲究平仄、粘对,但如押韵、对仗等这些基本玩意还是要考虑的。“犯重”即一首诗中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在五言绝句中一般是不多见的,而像这样竟连续冒出两个相同的字就有点不对劲了。李白的诗风虽然一向较疏朗,但还不至于如此“不堪入目”吧。
正巧,我案头有一套中华书局的《全唐诗》,咱不妨细查一下——正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首诗原作竟会如此: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看到了吧,“床前明月光”在这里已变作了“床前看月光”,而“举头望明月”在此也改成了“举头望山月”。这究竟有没有搞错?!笔者随即又查阅了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其中第一句均作“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斌《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木秉《唐诗品汇》也都是如此。
这首诗的变化和分歧主要是出现在明、清两代,明代赵光等在万历刊本的《唐人万首绝句》首先对此作了修改: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儿,第三句改为了“举头望明月”,但第一句仍作“床前看月光”;而在清代王士真《唐人万首绝句选》、沈德潜《唐诗别裁》里,又产生了变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里,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前明月光”,而第三句未作改变。一直到了乾隆年间,在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才真正将第一、第三两句的变化完整放在一起;经过其“发扬光大”,终于成为了我们今天所耳熟能详的《静夜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
- A Traffic Accident(交通事故)
- 我的梦想地方-my dream place
- 怎样保持健康?
- 孩子的独立教育
- A piano player(我的理想)
- The Grate Pyramid(炉排金字塔)
- Christmas Day(圣诞节)
- 国庆节
- my dream job(我梦想的工作)
-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Sports(运动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 My mother(我的妈妈)
- 幸福是什么
- My birthday(我的生日)
- My Teacher(我的老师)
- 闽台福德文化之渊源
- 科技论文中X射线衍射谱图的规范标注与编辑加工
- 民初国学大师的生意经
- 探访绍兴社戏
- 从“赶考命题”的提出解读毛泽东的执政自信
- 雍正暴崩之谜
- 蓬帕杜夫人:改变法国人艺术品味的国王情妇
- 渐行渐远的“功过格”摭议
-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政策支持与路径选择
- 胡适自传英文版发现记
- 责任型情态表达度研究
- 高校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研究
- MOOCs浪潮下地方高校教学模式的变革
- 镇雄民间葬礼上的“散花”仪式
- 林肯:殉难的英雄
- 《静夜思》其它杂项
- 《静夜思》问题探讨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问题探讨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静夜思》诗文
-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札记
- 《十二月歌》课文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 《石榴笑了》片断赏析
- 《静夜思》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