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教学札记
翻新时间:2023-06-18
《大熊猫》教学札记
课本是我们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资源,但只用课本的有限资源上课,那我们的孩子将会是出自工程师手中的若干个完全相同的零件,毫无个性可言。其实,我们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很多,可以继续挖掘课本资源,可以利用生活这个大资源,也可以利用我们学生这个活生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对于挖掘学生自身资源,我感触很深。记得我在执教完《大熊猫》一课时,在反思本上写下了这样的题目:表演带来的惊喜。《大熊猫》是一篇介绍动物的文章。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大。
如何才能为这篇课文注入“诱人”的色彩呢?描写大熊猫样子的一段,我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身体,边读边表演:“身体胖乎乎的”,有的学生滑稽地张开双臂,左摇右晃;“尾巴很短”,几个调皮的学生把屁股撅得老高,用小拳头来充当短尾巴;“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几个机灵的学生摇头晃脑,身体慢腾腾地摆动,用自己的白眼、黑眼来表示颜色;“毛茸茸的黑耳朵”,有的学生将自己的两只小手摆到了同桌同学的头上;“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半握着两只小手遮到眼睛上。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而且使学生们在快乐的表演中,记住了大熊猫的样子,为课后“描画大熊猫样子”的练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们读出了熊猫可爱的语气。整个教学过程从毫无生气到生机勃勃,从暗淡失色到色彩斑斓,这无疑都是孩子们用自身资源来创造的,因为有了他们的表演,课堂增添了活力;因为有了他们的动作,为课本注入了血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去生态示范园
- 一首歌有感
- 水渠的欢乐
- 小小志愿者
- 我的小制作
- 大海
- 油漆工机器人
- 爸爸的诗
- 大山里……京城内…… ——电影《张穆然》观后感
- 未来的学校
- 给人类的一封信
- 感受上海感受速度
- 我发现了“丝巾变鸡蛋”的秘密
- 夏日·童年·蝉鸣
- 六月一日那一天
- 试从嘉庆《广西通志》看谢启昆的方志思想
- 巧克力征服世界之旅
- 小论汉代天马
- 格拉纳达:摩尔人的日与夜
- 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的日子
- 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研究
- 日本茶道中的禅意世界
- “晚清画报”之二十 《平民画报》与《菊侪画报》
- 大丈夫当如此也
- 《赵匡胤时间(上)》进入“李从珂时代”
- 二战前夕 祖父母的蜜月时光
- 徐志摩与鲁迅的文坛恩怨
- 一场关于鲸吞的谈判
- 大师们的少年蒙学:从私塾到新式教育
- 曾国藩家族:修身齐家平天下
-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相关知识
-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相关知识
- 《体育颂》相关知识
-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相关知识
-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设计
- 《体育颂》教材理解
-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相关知识
- 《体育颂》教材理解
- 《体育颂》教学设计
- 《体育颂》教学设计
- 《体育颂》教学札记
-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相关知识
-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相关知识
- 《体育颂》教材理解
- 《体育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