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札记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札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札记

讲完《寄给青蛙的信》一课,我和孩子们被小动物之间真挚的友谊感动了。在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享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成功的地方:

一、导入充满神秘感,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

刚上课,我兴致勃勃地举起一封设计美观的信封,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说是信封,然后我让学生读读上面的字,学生大声读出:“松树林五号,青蛙收。”然后我追问,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寄给青蛙的信。我顺势板题:寄给青蛙的信。学生和我一起书空,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中。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那别致、精巧的信封,老师充满神秘的诱导,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情境,思维异常活跃。但也有不足,如果我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怎么知道是寄给青蛙的信,问题的解决就更有实效性了。

二、语言文字训练踏实,到位。

在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分析、理解课文时,我把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让孩子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紧紧抓住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造句,仿写。例如:在用“想念”造句时,学生们不仅能联系生活说明白想念谁,还能说清想念的理由,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姐姐到广州一年多了,我万分想念她。”看似平实的句子,却包含着表达的全面性,也充满了真情实感,这不正是我们表达所要追求的吗?还有让学生用“……请您……好吗?”句式进行仿写,学生的表达也语意明确,还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语。又暗含着礼貌教育。真是一举多得!我想每节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点一滴地积累,一词一句的运用,长期积淀的语文素养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文中的空白,想象的飞翔。

在文中有一幅松鼠家的图片,在让学生描述完松鼠家的样子后,又让学生想象青蛙的家可能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的回答是:“广阔的池塘”“蓝蓝的小溪”“碧绿的草地”“深深的井底”……

大多学生还能描述出青蛙家的摆设,真是异彩纷呈。童话的结尾处还有空白,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低年级孩子,想象是他们的天性,不要让真实的现实限制孩子想象的翅膀,我们语文教师有义务让孩子的想象飞翔。

在我感受着这节优美的童话课给我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我也总结了这节课的不足:朗读时配上抒情些的轻音乐朗读的效果会更好。还有分角色朗读指导的时间少一些,学生的朗读效果和预想的要差一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On computers---Composition from mid-term(在电脑上从中期组成)
How to Prepare for IELTS(如何准备雅思考试)
on civil right(对民事权利)
The Opinion of Buying Cars(买车的意见)
Dream(梦想)
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
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
Railway transportation(铁路运输)
WEALTH AND HAPPINESS(财富与幸福)
Dear motherland(亲爱的祖国)
Fighting Criminals(与犯罪做斗争)
Novel(小说)
On computers(在电脑上)
An unforgetful trip(一个难忘的旅行)
To consume is to love our country(消费就是爱我们国家)
试论清末张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
中国低碳出口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正当性与路径选择
胡适社会进化观刍议
新形势下对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审视
东汉时期洛阳城市景观发展研究
试论清末四川新式教育的兴起
家养红掌有讲究
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综述
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的思考
基于目的论的京剧剧本翻译效果研究
“人文主义”思潮对美声声乐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利保障的困境与化解
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分析
对文学反映治理官僚主义的思考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
《寄给青蛙的信》课文
《夜色》教学设计
《小英雄王二小》教学设计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说课设计
《谁住顶楼》教学札记
《这个办法好》教学札记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课文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小英雄王二小》教学札记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札记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