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翻新时间:2015-12-12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二)三峡之秋
作者:方纪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使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冷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雨中散步
- 奶奶的生日
- 画鼻子游戏
- 大闸蟹
- 骑车游南北大道
- 聪明的小猴
- 奶奶的劳动
- 大家的梦
- 我喜欢的照片
- 投沙包大战
- 下棋
- 我把‘永’字写好了
- 我的妹妹
- 小闹钟
- 过春节
-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 *办事处“三级联创”工作方案
- ×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
- 2005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方案
- **电力"三位一体"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 物业公司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方案
- 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街道党建"三级联创"实施方案
-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 宾馆成立宣传策划部门可行性方案
- 校风建设方案
- #局党组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
- ***公司文艺活动方案
- “金秋涌起博湖潮”大型晚会策划方案
- *建设局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 探析本土音乐走进高师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
- 试论美声唱法男高音整体歌唱训练技巧
- 爵士乐在我国通俗歌曲中的运用
- 试论高中音乐老师如何适应教育课改的形势
- 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 钢琴乐器的历史沿革与钢琴音乐的流派更替
- 浅析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关系研究
- 我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关系
- 浅谈关于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设计的新探讨
- 浅谈培养歌唱艺术表现力的科学方法
- 试论贝多芬音乐作品中人文精神与音乐形式的关系
- 试论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与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改革
-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 试论现行《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本位意识
- 试论音乐欣赏中的中国古典音乐教学
- 《假如》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葡萄沟》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与评析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说明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