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8
《炎帝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炎、靠、集、充、饥、灿、谷、粒、植、稻、平、保、农”13个生字;会写“方、农、平、给、金、食、谷、完”8个字。
2、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受炎帝的美好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有关炎帝的资料。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随文识字,学习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传说故事,很有意思!出示课题,解“炎帝”一词的同时学习生字“炎”。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故事有初步的印象。
2、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时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
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增减字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设问:课文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内容?
2、看图读读,说说:
齐读第一自然段,看图一。理解:传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图二。理解:庄稼、充饥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图三。理解:金灿灿、谷粒
齐读第四自然段,看图四。理解:稻穗
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看图六。理解:采集、收获、食物、方法
齐读第七自然段,看图七。理解:保障“神农”
3、讨论:人们为什么样称炎帝为“神农”
4、引导朗读,组织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相机板书重点;最后归纳答案。
读第三、四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炎帝仔细观察。
读第五、六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亲自试种,有收获教给种植方法。
反复读第七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人们生活有保障,尊称炎帝为“神农”。
引导归纳:炎帝仔细观察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后,他便函亲自试种,获得了丰收。炎帝把种植方法教给大家,从此人们生活有了保障,所以尊敬地称炎帝为“神农”。
五总结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把炎帝的故事,说给小朋友听一听。
3、读一读:金灿灿金灿灿的阳光照亮了大地
第2课时
一、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炎帝的传说这一课,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
2、开火车读
3、自由充分认读生字,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请同学用自己有把握的字来组词并说一句话。
5、观察几个要求写的字,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6、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边听老师念笔顺边书空。(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难写的地方,后让学生自己动笔写)
7、学生练习写字后,老师检评。
三、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2、回家后把课文所讲的传说说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听。
3、再去问问、查查有关炎帝的传说。
教后反思:
板书设计
26炎帝的传说
看——想——种——教
尊称“神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猫·鼠·狗
- 蚊鸣世界手记
- 我发现了——花瓣胶水
- 换心
- 那些花儿
- 遵守交通规则 就是珍爱生命
- 在雨中
- 车祸给人类的一封信
- 我听见生命在拔节
-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 坐摩托历险记
- 幸 福
- 关爱生命
- 难忘的教训!
- 我爱大余的夜
- 《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新境界
- 浅析《雷雨》中繁漪悲剧人生的原因
- 《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之美
- 渔歌举棹,谷里闻声
- 李清照词作分类小论
- 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
- 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
- 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 池莉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彰显
-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的创伤
- 张爱玲《色戒》
- 论徐迟新时期的报告文学
- 《武孝廉》《丑狐》中复仇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渊源
- 从废名诗作《街头》中探索“共鸣”说
- 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3)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6)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13)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16)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1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14)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6)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1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