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我的五样》作文教学案例
我首先从谈论美好生活这一话题入手,让学生领悟人生中的精彩、幸福。当学生都沉浸在幸福与快乐中,我趁热打铁:“从你生活中选出最重要的五样写下来。”
接下来全班交流,他们积极踊跃,个个神气十足、高谈阔论,因为他们选择的正是人间珍品:亲情、友情、生命、自由、阳光、善良、挫折。如:生1:“我选择的是自由、阳光、智慧、友情、生命。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因此,我更喜欢‘自由’;阳光更不用说了,他们都称我‘阳光女孩’,我有阳光般的心更喜欢灿烂的阳光;拥有爱因斯坦的头脑更是我梦寐以求的;自己成功了,还有很多同学一起分享岂不是一件快事;当然,有生命才有机会享受这些。”(掌声起)
生2:“我选择的是父母,父母生我养我不容易,是最关心我的人,等我长大了,要让他们享福。”
……
师:“我很感动,我又一次发现你们长大了。但是,往往生活中一些事并不是我们自己能驾驭的。我们曾见过这样的抉择:影视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痛苦的父亲面对难产的妻子要做出保留大人或孩子的矛盾挣扎。生活中并不都是风和日丽,熊掌和鱼翅不可兼得,那就要权衡孰轻孰重,这就是人生。今天,我们面对生命中的五样也来做个选择:把你生命中的五样删除其中的一样,重重地涂黑,涂黑就意味着永远的消失。”
生:“啊?”(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声,还有的把惊异的眼神定格在我脸上整整5秒钟。我是老师,他们是学生,传统的礼教已大于自主的选择。他们迫不得已地进行着。)
师:“谁来说一说,你删的是哪样?”(再交流时学生显然没有了刚才的兴奋。)
师:“刘万里你说说。”
生:“我删除了财富,保留了生命、亲情、友情和阳光。我发现我是真实的人,生活中充满情意和灿烂的阳光,不是很幸福吗?不需要太多的身外之物,知足常乐!”
……
师:“生活中总有不尽人意之事。现在我要求再划掉两样!”
生:“啊?”(同学们有些愤怒了!)“不删了老师?”学生央求道。
师:“不行,这是命令!”“唰、唰”只听到笔有力地划破纸,然后是“啪”重重地放笔的声响。我有些不忍了,原先设计的导语已模糊,大脑足足一分钟的空白。
“再删掉一样。仅留下你生命中的一样。”这话是多么苍白无力,像风中的一片落叶在飘荡。然而教室里出奇的静。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的结尾是让学生保留一样,这样才能让学生彻底地获得那种刻骨铭心的体验。)
师:“苏劲,你留的哪样?”
生1:“自由!”(是啊,在这课堂上你连选择的自由都没有。)
“刘慧芳,你来说说。”
生2:“我……我选不出来。”
师:“还剩哪两样?”“我还有父母和生命。”她喃喃地说。
“你要删掉哪样?”我的语气咄咄逼人。
“呜……呜……我能不能不删,我丢弃生命,留给父母的只有痛苦,放弃父母,我将在孤独中走完人生,那多么可怕。”(我心一颤,泪水在眼眶里窜。)
“不行。”我已经口是心非了。(教学设计是留下最后一样,这个念头始终支撑着我。)
“就是不删!”
(五十双眼睛齐刷刷的盯着我,有企盼,有惊慌,有茫然,有仇视……此时教室的空气凝固
得很重很重……)“不删了,留着吧。多一样,生活中多一束阳光!”教室响起一片掌声。
我看到了更多的笑脸。
教师小结:“我发现你们真诚、善良、有主见、真实。只要我们努力、珍惜,生命中绝对不仅只有这五样,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你们的人生会更精彩。”(学生又一片掌声)
……
附: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正因师生有自由的呼吸的空间,才有这异想不到的收获!我想说:教学中,自由呼吸的空间多大,教学拓展的路就有多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黄金搭档”
-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 成长的过程
- 八月桂花香
- 初三真苦
- 感动
- 站得远点看自己
- 完美与残缺
- 冬之随笔
- 雨,周庄
- 书包
- 爬山的发现
- 十一月的萧邦
- 元旦的竹
- 趣谈“当家”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 “阴沉”主题的变奏
-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