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笔记
今天是开学的第二天,我开始上二年级的第一篇课文《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上完了课文,感触很深,现在把我在上这篇课文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吧!
首先就觉得在教学环节上,自己很拖沓,没有一环紧扣一环。还上得很费劲,特别是第二课时,本来一节课就要完成教学任务,可是我还足足花了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我安排的是认读生字,可是在认读生字时,却花了很多时间,每个生字的读音、字形、笔画都一一学习,40分钟居然只认识了生字,连写的时间都没有。因此可以说这里没有设计好,一堂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动动笔,这样的语文课才能突出了语文特性。
其次我觉得在理解课文上,我在引导学生方面,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不够。比如: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语“庄严隆重”,我在教学时,觉得这个词语不好理解,干脆就叫学生站立起来表现出神情很严肃的样子,然后直接告诉他们,站的有精神、很严肃就是庄严隆重。现在想来,这样的引导真的是很不到位啊!我想应该结合上下文,让学生看看图,看到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多,但是每个人的表情是那么认真,好像在进行很重要的事情。让学生自己来说图,然后理解,这样“庄严隆重”这个词就能记忆深刻了!
虽然,这堂课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也有一些闪光点的,比如在进行生字教学时,“令”这个字,当我问到这个字怎么记的时候,谭俊霖举手了,我很讶异,这个小家伙上个学期上课时就知道玩小动作的,今天居然举手要来回答问题了,我不能忽视他的进步才行,于是我请他来回答,他说:“令,上面一个人,中间一点,下面是横折撇点”!他一说完,有很多学生又举手了,说明有不同的答案,我马上说:“嗯,这样来看,这样记字,是对的,可是谁有比这个记字方法好的?”马上就用同学站起来说:“令字,上面一个今天的今,下面一点!”我赶紧说:“对啊,这样记字多容易啊!先看有没有和它字形相近的,进行记忆,就能记得牢了!”我很欣慰,学生能这样的记忆生字,至少不是象谭俊霖一样光看字是怎么写下来的!
在第三自然段教学时,各个身份的人面对国旗庄严的行礼,我请学生来形象的表演,比如国旗护卫队员行持枪礼,我就要一个学生来演示怎样持枪,一个男同学马上就做出来战士手拿钢枪的正确姿势,而且还站的特别挺立,我马上要大家跟他学,说出很庄严,军人和少先队员行举手礼,我就请大家站起来,各自扮演一个角色,有的愿意扮演军人,敬军礼,有点愿意敬队礼。但是我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认真、严肃有精神的做出来,因为我们面对我们的国旗,面对我们的祖国,我们爱祖国、爱国旗从这里就体现了出来。
一篇课文的教学总是不能十全十美,遗憾就留到下次的教学中去补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十一月的萧邦
- 趣谈“当家”
- 元旦的竹
- 初三真苦
- 冬之随笔
- 八月桂花香
- 书包
- 感动
-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 成长的过程
- “黄金搭档”
- 爬山的发现
- 雨,周庄
- 站得远点看自己
- 完美与残缺
-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 “阴沉”主题的变奏
-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